股票ETF 今年來陸、日、美最贊
各類股票ETF今年來績效,以陸股、日股與美股正向兩倍與原型ETF表現相對出色。圖/中新社
國內外各類股票ETF今年來平均績效十強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普遍上漲,反應在投信發行的各類股票ETF績效上,美股、陸股與日股的正向兩倍與原型ETF表現相對出色,臺股ETF績效表現平平,且高股息ETF相形失色。展望第四季,投信法人普遍看好美國降息後帶來的資金行情,建議投資人不要預設高點,在股市頻創新高下,宜以定期定額方式介入。
羣益投信中國ETF研究團隊表示,今年來大陸政府祭出一系列利多政策,也帶動大陸股市擺脫陰霾、谷底反彈,整體來看,隨中國政府之財政、產業政策多管齊下,有助支持中國經濟與股市表現修復。其中,中小型股的受惠程度又可望更加明顯,表現值得留意。
羣益深證中小(00643)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大陸政府加速且加大力度推出經濟刺激政策,範圍包含貨幣、財政、資本市場及產業政策,目的是要促進就業、達成經濟增長目標及穩定資本市場發展,其最終的目的是防範社會風險,長期上政策仍有加碼空間,有望形成正向循環。在投資佈局方面,因利率走降,有利中小企業壓低借貸成本,且隨着長期經濟環境有望走向穩定,資金也可望由大型股朝向更具爆發力的中小型企業輪動。
野村投信指出,OpenAI、微軟、甲骨文、a16z等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宣佈在日本設立據點或加碼投資,軟銀更預計投入高達10兆日圓,打造AI半導體與資料中心產業鏈,日股展現強勁中長期成長潛力。
野村日本東證(009812)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認爲,日本央行(BOJ)在9月政策會議中宣佈維持基準利率於0.5%不變,雖符合市場預期,但兩名政策委員投下反對票,顯示內部意見分歧,鷹派聲浪升高。更令市場意外的是,日銀同步宣佈將開始出售所持有的ETF與J-REITs等風險資產,導致日圓短線走升、日股出現回檔,投資人無須過度悲觀解讀此政策動作。日銀調整資產持有結構,正是反映日本經濟持續改善的跡象,代表政策逐步迴歸正常化,對日股基本面反而釋出正面訊號。
臺股方面,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分析,回顧臺股加權報酬指數自2005年以來的表現,11月至隔年7月爲歷年表現相對亮眼的區間,因此現階段適合伺機佈局。儘管今年臺股屢創新高,投資人難免居高思危,但若觀察AI產業的伺服器需求與雲端供應商資本支出,漲勢可謂合理,觀察全球五大CSP業者下半年資本支出上修幅度高達26.2%,2026年預估年增率更超過4成,顯示AI產業仍處於成長階段,有望持續推升臺股企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