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租金等收入年逾2萬就得課補充保費 網一片哀嚎「沒有辦法退休」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將研議修健保法,只要利息、股利、租金等年累計超過2萬,就需課徵2.11%的補充保費,每年可望挹注健保100到200億元,最快2027年開徵。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長石崇良承諾明年不漲健保費,但爲了填補健保財務大洞,石崇良指出將研議修健保法,只要利息、股利、租金等年累計超過2萬,就需課徵2.11%的補充保費,每年可望挹注健保100到200億元,最快2027年開徵;消息一出,網路一片哀嚎,批評課稅門檻太低,只要有買高股息的股民幾乎都會被扣到稅,既然要對資本利得者開收稅務,應該優先針對超高所得者,且股市波動大,民衆賺錢政府就來討錢,虧錢時也不見政府貼補。
「不可能我愈存股愈窮吧!」原希望透過存股對抗通膨的股民,因石崇良的補充保費政策「又被剝了一層皮」。該名網友指出,如果存股殖利率在4.5%以下,收益已經極低,還要再被扣2.11%補充保費,只會愈存愈窮,努力存錢的退休族,很快就需要回到職場了,別想出國遊山玩水,繼續被榨乾。
另一名網友指出,補充保費徵收的對象都不是真正的資本利得大戶,像是演講、撰稿,現在單筆收入只要超過兩萬,就會被收2.11%,演講、撰稿都是「辛苦錢」,平時又不是沒繳健保費,爲什麼賺這些辛苦錢,要被拿去當健保基金,應直接調漲健保費?還是健保署是擔心企業要幫忙負擔健保費,實質是在心疼企業。
林姓網友表示,能理解政府徵收補充保費是爲了緩解醫療崩壞,但從補充保費下手「真的莫名其妙」,拿人民的納稅錢普發現金,另一手課徵補充保費,先形塑政府發錢「人很好」,實質上是要從人民這端拿更多錢,想到政府不抓資本大戶逃漏稅,要抓努力存錢的人,心裡就一肚子氣。
陳姓網友說,賴政府提出年收入62萬以下免繳稅,如果該位年輕人從小到大有存股,這次也要被課稅了唷,低薪再被剝皮一次,真是會愛上賴政府的決策呢。
不過也有民衆指出,醫療沉痾需要一次性大破大立的改革,原廠藥退出臺灣、醫院靠美食街維生、護理師離職、醫院關病牀、五大科沒人去統統做「直美」,全部都是「錢不夠」所引發的問題,衛福部從補充保費下手,下一次應該就是要調保費了。也有人說,從房地合一稅開徵後,努力賺錢或是聰明的臺灣人,荷包就是會不斷被挖空,「大家怎麼還沒覺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