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脫鉤 臺幣貶破30.5
新臺幣對美元匯率昨(7)日盤中劇烈震盪,早盤一度貶至30.55元,隨後隨臺股登高而升抵30.34元,午後又反轉走弱,終場收在30.52元、貶值1.02角,連續二個交易日收黑,成交量爲15.81億美元。
相較臺股大漲450點、收27,211點新高,新臺幣重貶1.02角,呈現股匯不同調。
近期臺股屢創新高,但臺幣並未同步強升。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9月下旬Fed啓動降息後,美國科技股持續上攻、頻創新高,臺股同步受到激勵,新臺幣9月下旬來也呈升值趨勢。整體而言,股匯走勢方向一致,只是升值幅度相對溫和,主因美元仍強於預期。
蔡烱民分析,市場原先預期Fed將持續維持寬鬆基調,使美元在7、8月間走弱,但9月下旬Fed釋出「風險管理式降息」訊號後,市場解讀偏鷹,美元因此獲得支撐。連假期間,歐洲因政治不確定性使歐元偏弱,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出爐後,日圓兌美元更貶破150。反觀美國經濟基本面仍強勁、科技股頻創新高,資金迴流美元資產成爲主流趨勢。
他指出,近期逢大陸與南韓金融市場休市,美國政府停擺,重要經濟數據暫未公佈,市場轉趨觀望。美元受此相對穩定環境支撐,使得亞幣短線承壓,新臺幣匯率也呈現震盪整理格局。
外界關注美國政府關門風險,蔡烱民表示,雖歷史上確實曾導致評等機構將美國主權信用展望列入「負向」觀察,但這次情況相對穩定。三大國際信評機構目前均未釋出負面訊號,顯示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國會最終仍會達成協議,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