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連假後補跌 新臺幣貶1.51角創一個多月新低 直奔30.7元

新臺幣13日終場收在30.696元、貶1.51角,且收盤創9月5日以來一個多月波段新低,連假後交投大增,總成交量增至23.56億美元。而單日貶幅0.49%,則是8月22日以來近二個月最大;連五日收黑,累計貶幅則累計貶幅達2.81角或0.92%。

匯銀人士分析,連假期間主要是川普給大家「surprise(驚喜)」,宣佈對大陸加徵關稅100%關稅,引發市場不確定性

,避險情緒升溫下,美股出現明顯拉回,美元指數因而反彈,臺北金融市場股匯雙挫,外資「從頭賣到尾」,成爲新臺幣重貶關鍵。

匯銀人士指出,新臺幣開盤不久即摜破30.6元,但盤中其實出口商大量進場拋匯,央行也有調節阻貶提供流動性,但由於整體亞幣都偏貶,加上臺股與美股連動表現差,兩大助因之下,導致新臺幣回落,但其實股匯貶幅仍相對可控,即使國安基金待命,但市場並未恐慌。

而後續來看,匯銀人士認爲,關鍵是中美角力結果,畢竟川普又突然對大陸課關稅,短期避險情緒將延續,若問題沒解決或緩解,美元指數相對前波疲態,應會是相對偏強,非美幣別續弱機率較高。

匯銀人士補充,新臺幣持續觀察整體市場動盪結果,另一方面是臺股表現,即使外資大賣超,但相較其他市場,臺股跌幅仍受控,「大家信心還在」,新臺幣短線雖逼近30.7元,且後續回測30.9元甚至31元,但上方出口商賣壓支撐,應不至於貶值過快。

而央行調節方面,匯銀人士認爲,五天內新臺幣貶值近3角,但僅有13日貶幅較深,其餘走勢都很平淡,只要新臺幣走勢不脫離整體亞幣,央行也不至於大動作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