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靠四隻警犬守護?立委籲借鏡羅浮宮加強安防
羅浮宮世紀劫案全球矚目,故宮的文物安保問題也深受關切。圖爲故宮,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6日進行故宮業務報告,立委葛如鈞關切故宮在文物安全維護上的實質作爲,並進一步質詢故宮院長蕭宗煌,該場館長期在人力編制、策展專業化以及在吸引民衆與外籍旅客方面,需要改善的地方。
葛如鈞提到,巴黎羅浮宮10月發生嚴重竊案,短短7分鐘內就有八件展品失竊,臺灣作爲亞洲文化重鎮,更應防患未然。羅浮宮失竊案翌日,故宮即對外宣稱「來臺75年零失竊」,還有媒體報導指出故宮靠四隻警犬夜間輪班守護國寶。
葛如鈞質疑,故宮安全預算超過1億元,卻對外強調靠四隻警犬守護文物,爲了加強保護,難道要擴編成40只?
蕭宗煌解釋,絕非如此,故宮實際上有「三層防護機制」,包括:外圍巡邏有編制警察與保全負責,館內也設有嚴格的人員管制與無死角的監控系統,警犬僅爲強化特定區域的危險物嗅查輔助力量之一。
葛如鈞提醒,故宮應加強對外說明,避免「銅牆鐵壁只剩四條狗」的錯誤印象流傳,損及故宮專業形象與社會信任。
根據故宮編列,2025年度北院與南院合計近億元的安管費用,2026年度更突破1億。葛如鈞詢問,如此龐大資源究竟落實在哪裡?而羅浮宮失竊案後,故宮聲稱將進行入侵模擬演練,是否納入軍警協助機制、是否干擾展覽運作、何時啓動並完成安全升級工作?
針對故宮百年院慶活動,葛如鈞引用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指出,2025年上半年,故宮在臺北市十大熱門景點中僅排名第十,參訪人數未達百萬,遠遠落後於西門町、臺北101、松山與華山等文創園區。他強調,作爲國家最高層級的博物館,這樣的表現應引起高度警覺。
對於外籍參觀人數不如預期,蕭宗煌認爲是因整體外籍旅客入境人數下滑。對此,葛如鈞直言,如今早已走出COVID疫情,院方不能再以此作爲推託理由;他強調,百年院慶原應是提升故宮能見度、吸引國內外觀衆的黃金契機,若無法趁勢擴大文化影響力,將是一次重大的機會流失。
葛如鈞認爲,更令人擔憂的是,故宮在展覽專業上的人力安排明顯不足。故宮現階段沒有專職策展人,故宮研究人員每人每年最多要承擔多達六檔策展工作,還需同時處理研究、接待、庶務等多項業務,形同「一人多工」,不僅難以專注策展,也顯示制度對文化專業的漠視與耗損。
葛如鈞表示,策展人就像導演,要負責拍電影,如果還要身兼燈光、攝影、收音、場記、甚至訂便當等諸多雜務,就沒辦法專心拍出一部好電影。他要求,在員額未補足前,針對現有53位負責策展的研究人員進行業務調整,降低行政負擔,讓專業人員能「心無旁鶩」策展,提升展覽品質。
葛如鈞也要求蕭宗煌正視故宮人力資源嚴重失衡的問題,承諾一個月內提出人力盤點報告,並積極向行政院爭取增編策展、修復等專業職位。
葛如鈞強調,走過百年曆程,民衆對亞洲文化瑰寶之一的故宮,未來發展有更高期待,無論在安全機制、觀衆經營、展覽內容與文化專業的尊重上,不能再做剛好及格的事,期待故宮從生日101年開始,走向改革的新起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