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戰爭踩言論自由紅線? 廖元豪:族羣仇恨更應正視

大陸配偶「亞亞」發表武統言論引發言論自由爭議,法務部傳出研商是否修訂專法,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提醒,臺灣不用太擔心鼓吹戰爭的言論,但要注意族羣仇恨言論是否越來越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配偶「亞亞」發表武統言論引發言論自由爭議,法務部傳出研商是否修訂專法,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指出,「鼓吹戰爭」和「鼓吹族羣歧視仇恨」等兩種言論應該立法禁止,但應該注意如何定義纔會不觸犯言論自由的紅線?他提醒,臺灣不用太擔心鼓吹戰爭的言論,但要注意族羣仇恨言論是否越來越多。

陸配「亞亞」被移民署認定發表「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驅逐出境。法務部次長徐錫祥表示有學者建議修訂專法,但是否設立專法,或在「刑法」增設,尚在廣徵意見。不過消息一出已經引發政府是否將管制言論自由的爭論。

廖元豪表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的確主張「鼓吹戰爭」和「鼓吹族羣歧視仇恨」等2種言論應該立法禁止,因此他不反對立法做適度規範,但應該要注意如何定義?

廖元豪指出,無論是鼓吹戰爭或族羣仇恨都是不好的事但也都可能踩到言論自由的地雷,因此都應嚴檢規範,例如究竟甚麼纔算是「鼓吹戰爭」?隨便講希望武統或希望反攻大陸算不算鼓吹戰爭?或宣揚戰爭的好算不算?他質疑這樣「恐怕很多軍武控都要坐牢了」。他認爲,所謂「鼓吹戰爭」的「鼓吹」應是英文的propaganda,是積極地大規模宣揚,達到足以威脅或導致侵略行爲或破壞和平的程度。

至於族羣仇恨言論,他多年來主張可以適度立法管理,但問題同樣在於如何定義仇恨與歧視言論?因此在很多國家都很難立法管理,原因就是不容易定義。

廖元豪認爲,在臺灣應該不用太擔心鼓吹戰爭的問題,因爲實在沒多少人真的能大力到鼓吹的程度,反而看到國內有族羣仇恨言論在產生中,例如網民在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貼文中揚言殺陸配,就是典型族羣仇恨言論。廖元豪質疑「我們要用鼓吹戰爭處罰人家,但自己卻出現很多的族羣仇恨言論?」

廖元豪強調,社會應該更正視推動「反歧視法」,尤其是「尊重差異,族羣平等」的精神,希望不同羣體在社會上不被貶抑,他舉例,藍白綠雖然吵很兇但各有同溫層,可是原住民、外配或陸配等羣體在處於弱勢時,往往會感到壓力很大、很恐懼,社會上應該思考如何從制度面細緻地平衡雙方。

廖元豪說,對於族羣仇恨言論和行爲的立法,其實從馬政府時代就一直在討論,其實反對的很多是民進黨或親綠陣營,因爲他們自己就常講仇恨族羣的言論,立了法反而會打到他們的言論自由。因此立法雖然有必要,但在政治和法律技術上都相當不容易。

大陸配偶「亞亞」發表武統言論,引發言論自由爭議。記者廖炳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