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23%臺商想撤離大陸 近兩年有意轉移產線比重均逾四成
全國工業總會1日發表去年下半年進行的「在陸臺商投資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希望「撤離大陸」的臺商比重激增。(美聯社)
全國工業總會昨(1)日發表去年下半年進行的「在陸臺商投資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希望「撤離大陸」的臺商比重激增,由2023年的10.1%增加到2024年的23.2%;另外,希望「轉移產線」的在陸臺商,近兩年比重均逾四成。
工總示警,隨着今年美國加徵關稅,可能有更多在陸臺商減少在陸投資,同時將產線轉出。
工總指出,中國大陸全國兩會工作報告延續去年9月以來精神,今年擴大內需與科技自主創新。然隨川普2.0貿易戰升級,全球供應鏈重組已是必然趨勢,讓在陸臺商面臨更多挑戰。
根據工總每年的「在陸臺商投資動向調查」,希望「撤離大陸」臺商比率激增,由2023年的10.1%增加到2024年的23.2%;希望「轉移產線」這兩年均有超過四成以上。工總表示,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17項因應國安威脅策略,其中包括希望臺灣與大陸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結構調整。
若要落實總統期許的經濟戰略目標,工總認爲,當務之急有三大重點工作。首先,切實掌握大陸產經變化。基於知己知彼戰略考量,政府應加強對大陸產經現況及發展的瞭解。
其次,審慎規劃兩岸經貿政策。即便臺商投資大陸比重持續下降,大陸迄今仍是臺灣最主要投資與貿易順差來源地區。因此,政府應多傾聽並採納企業界意見,以利訂定既能防弊、又能興利的兩岸經貿政策。
最後,積極引導在陸臺商轉移。無論是「撤離大陸」或「轉移產線」,在陸臺商都需要政府更多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