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設施好燙…小朋友不想去 詹為元籲市府制訂遮蔭SOP
三民公園針對遊憩設施加強遮蔭。圖/詹爲元辦公室提供
臺北市夏季連日高溫,學童們也難以承受在烈日下到沒有遮蔭的公園遊憩設施玩耍,北市議員詹爲元今與特公盟、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召開記者會,紛紛點出學童缺乏玩耍空間的隱憂,更呼籲市府着重加強公園遊憩的遮蔭。公燈處表示,將與專家學者討論,也會安排公園的日照分析。
詹爲元分享,以前小時候熱島效應還不嚴重,都會到公園玩耍流汗,現在卻因爲都市叢林、熱島等關係,小朋友難以承受這樣的熱傷害,尤其公園內遊戲設施沒有遮蔭之下,設施也會非常燙。
他說,根據統計北市683座公園,有遮蔭的只有200多座,呼籲市府要針對高溫數據制定一套遮蔭的SOP。
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分享,戶外遊具對於孩童們來說,是接觸環境、打開感官的媒介,若沒有充分的活動,會缺乏專注力,精力也無法消耗,晚上難以入眠。若改去有冷氣的室內遊戲場,難以比擬戶外的大自然空間,門票動輒300元到500元也是一筆支出。
特公盟說,然而戶外公園的遊戲場,以大安森林公園爲例,最高溫的地方就是在遊戲場,在相同材質撲面,溫度差能夠達9到17度,孩童更是直接貼近如同烤盤的地面,承受會是熱中暑和熱傷害風險。
特公盟建議,市府要針對公園遊憩設施的遮陽列爲檢核項目,如果園內沒有喬木遮蔽,就要日照分析評估,就以新北市新莊區公所爲例,在區內的公園普查,並將高溫區列爲優先改善地區,也是確保預算有限之下,花費在刀口上。
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也說,玩樂是兒童發展重要的里程碑,若只是單純去上課程,缺少公園中的遊憩設施,透過感官、爬、翻滾等感受到大自然,對於動作協調、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會不足。特別是注重3C網路的現在,心理疾病的年紀愈發下降。
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副總工程司尤國仁說,目前公園的更新和新建都會考量到保水功能,也會多種植樹木及原有的遮蔭空間,不過礙於中央法規,儘量以可拆卸式的遮蔭器材,同時也要保有CNS的安全距離、範圍等。
尤國仁說,今年也會與專家學者及使用者討論,公園遊憩設施檢核納入遮陽設施等SOP規則,也會陸續安排公園的日照分析,先以兒童放學使用率高的地方着手,在條件許可下進行規畫。
北市議員詹爲元(右4)邀集相關民團及專家們,商討如何增加公園遮蔭設施。記者邱書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