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回饋空間難用連侯友宜也傻眼 議員促市府引導業者規畫

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到議會備詢。記者葉德正/攝影

相關都更、都是計劃變更都會要求捐贈公益空間以換取容積獎勵,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楊春妹今天在議會總質詢,對公益捐贈空間的使用、效益質詢,要求市府應該主動規畫、引導開發者提供符合地方需求的公益設施,並建立完善的活化與成效檢討機制。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早期很多公益設施都是已經蓋好了,才找受贈者,「新板特區很多公益回饋地點都讓我傻眼,位處角落根本不知道在哪裡,後來轉作玩具銀行才順利活化」,目前新制度都必要先找到受贈者,再確認公益設施要蓋成什麼,更符合需求。

黃心華、楊春妹指出,對於公益設施回饋,市府應扮演主動角色,從整體規畫角度盤點各區需求,避免出現蓋了卻不好用的情況,他也提到,部分公益空間開放後,管理與營運成本由市府分擔,應該定期檢討使用效益,確保空間真正被善用。

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民國108年後的新制度已要求需求單位確認後才能進入都更或都設程序,早期部分閒置或不適用空間也正逐步改善,現行規範下確實設有性質轉換機制,可讓空間轉爲更有效率的用途,但仍需符合法令程序,也不能處分變賣。

侯友宜則指出,過去公益回饋常出現角落空間找不到人用的情況,現在市府已改爲先確認需求再媒合,讓空間真正符合民衆期待,目前公益捐贈多用於社會住宅、托育、身障設施與運動中心等用途,新店第二運動中心也將透過此方式推動。

黃心華建議,市府可透過公益捐贈空間補足藝文展演場地缺口,尤其新店區尚無大型藝文中心,應把握開發契機。侯友宜說,新店市民對運動與藝文設施需求殷切,將請文化局評估,在後續公益回饋中納入興建藝文空間的規畫,會持續善用公益回饋,兼顧運動與藝文發展,讓公益空間成爲市民共享、活化利用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