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助力 東臺攻克五軸精度瓶頸
東臺精機五軸精度倍增研發團隊與工研院智機中心加強合作,圖爲東臺精機協理曾文鵬(右三)。圖/業者提供
五軸加工機決勝的關鍵在於精度,精度維持在容許區間愈久,愈符合經濟效益,國產五軸工具機就不會落入價格競爭的局面!爲滿足市場此項關鍵需求,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透過經濟部技術司科技專案推動成立五軸類標準實驗室,東臺精機五軸精度倍增研發團隊與其進行合作,共同分析臥式五軸關鍵機型HTT-500的性能與精度現況問題,透過深度分析工具,建立精度指標範圍與組裝規範,大幅提升該機種的精度與應用效能。五軸加工機可用來生產高複雜、高精密的工件,可滿足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並降低工件夾持次數,提高生產效率與降低人力成本,被廣泛應用在航太、電動車、半導體及生醫產業,但過去十年,國內五軸工具機發展方向均着重於關鍵機型的問世、機臺規格的擴充、產品的CP值及如何拓展市場,但針對性能、精度與應用端,卻欠缺提出系統性整合解決方案。
東臺精機董事長嚴瑞雄指出,該公司秉持着「作爲客戶堅強後盾」的經營理念,具有一機多用及工程集約的五軸加工機,一直都是東臺精機積極研發的重點項目之一,東臺精機發展先進技術的理念,爲持續在技術上進行突破性的研究,以滿足產業關鍵需求爲目標,並鏈結高端應用市場擴大產值,期盼能與產業界共同成就工具機暨零組件的下一波榮景。東臺精機智慧技術本部協理曾文鵬表示,透過五軸類標準實驗室平臺協助,導入機上型五軸體積空間量測補償模組,該模組的配套可量測與蒐集體積空間精度關鍵誤差數據,並且深入歸納與研判機臺前3大誤差所在的位置,以及導致誤差產生的原因,並提供線上體積空間精度補償的最佳指引方案。
該項軟硬整合配套,提供簡易快速的五軸加工精度補償方案,整機體積間精度維持在10微米內,終端廠可實現24/7的稼動率,讓東臺精機由單機設備製造商提升爲五軸加工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預期吸引包括航太業的渦輪葉片、電動車的電池殼散熱腔體、半導體的真空設備零組件及生醫相關的製造業者投資採購國產五軸加工機設備,以迎接高客製化需求,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