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產學研 共創自主移動機器人產業新商機

工研院攜手產學研成立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發表多項自主移動機器人推動成果,期盼藉此強化臺灣自主移動機器人產業競爭力。圖/工研院提供

由工研院攜手產學研成立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lliance, AMRA)21日發表多項自主移動機器人推動成果,包括新增機器人在多樓層運作的標準通訊規範,讓有意導入機器人的需求端業者能有所遵循、打造具性能與安全驗證的實驗室,期盼藉此強化臺灣自主移動機器人產業競爭力,搶攻國際市場。

工研院副院長暨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推動召集人胡竹生表示,AI結合機器人的技術與應用,已逐步進入人類生活,未來將成爲智慧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市場潛力可期。臺灣想要在機器人領域搶佔一席之地,不能只是單純的傳統技術輸出者,更應供需兩端並重,供給端要持續推動創新技術,建構完善上中下游供應鏈;需求端則要建構不同領域的應用環境,讓技術能夠驗證落地。爲此,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致力於從供給端建立產業共通的規範基礎,如這次就發佈新版《AMRA-271》標準,特別納入移動機器人與電梯之間的標準化通訊協定,解決AMR在多樓層建築中運作所面臨的整合挑戰,促進其在醫療院所、物流中心及商用大樓等多樣場域的快速導入。

在產品標章方面,聯盟亦積極推動AMR產品符合《AMRA-201》標準的要求,其中中光電智能物流開發的前移式無人堆高機(Reach Truck)MR12AP,即爲今年首個通過測試、取得標章的AMR產品。未來期盼有更多業者產品加入取得標章行列,共同提升產業整體水準。至於AMR產品測試部分,工研院、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與德凱宜特持續投入資源,建置涵蓋性能與安全面向的測試實驗室,全面強化 AMR 第三方測試服務的能量。

展望未來,聯盟正攜手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共同開發供AMR使用者參考的指引,爲工廠、倉儲等需求端業者在導入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時,提供實務操作的參考依據,加速AMR產品的佈署使用,以擴大AMR產業商機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