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獲2025《天下雜誌》三項永續大獎 科技搭橋推動產業與人才共榮

工研院於今年再獲《天下雜誌》2025年「天下永續公民獎」及「天下人才永續獎」,且入選《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並於7日參加「天下永續公民獎」頒獎典禮,永續實力深獲各界肯定。

《天下雜誌》永續獎項爲臺灣最具指標性的永續評比之一,工研院延續去年雙料奪冠佳績,今年再度蟬聯非營利政府組桂冠並添新獎,評審除肯定工研院以科技賦能協助產業淨零之具體貢獻外,並期許工研院持續扮演產業橋樑,將永續及淨零影響力落實於價值鏈。

從永續公民、人才永續到友善家庭職場,三項榮譽象徵工研院推動組織及產業永續有成。工研院院長張培仁表示,工研院聚焦「凝聚專才、深耕臺灣、佈局全球」三大策略,致力以科技研發對社會產生實質貢獻,從永續人才培養到協助臺灣中小企業進行綠色轉型,並積極串聯產學研夥伴力量,「以大帶小」引領產業邁向淨零、接軌國際,讓臺灣產業整體更具韌性,共創永續未來。

「天下永續公民獎」以永續價值鏈爲年度評選主軸,倡議組織應關注自身永續發展,更應強化核心本業對外應用之社會效益。

工研院於企業承諾面提供同仁優於法規之假別,積極推廣多元共融意識,打造友善幸福職場;環境永續面導入氣候變遷及自然風險評估管理(TCNFD),提升組織應對外部新興風險之韌性,並將永續理念延伸至供應鏈,透過永續採購指引,落實供應商管理,綠色採購金額達2.45億元。

同時,社會參與面以「科技解方」、「社會公益」、「地方創生」三大路徑,推動創新技術落地應用,建構具永續力的產業生態系,並與多元合作伙伴攜手研發綠色技術,協助中小企業減碳,並持續串聯產官學研,打造多元共融之永續生態系。

工研院表示,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也是工研院持續深化研發能量的基礎,工研院以「永續人才」爲核心策略,從AI技術培育、新創育成、跨領域人才養成到多元職涯發展,打造兼具創新與包容的職場環境,並積極培養產業所需專業人才,這些長期投入已轉化爲具體成效,促工研院再度蟬聯「天下人才永續獎」政府組首獎。

此外,亦提供員工遠距辦公、彈性工作時段及優於法令的假勤措施,給予彈性安排照顧家庭的餘裕,並建立完整支持網絡,提供充足育兒資源及跨世代關懷活動,透過以上措施,協助員工兼顧家庭與工作平衡,營造具支持力的研發環境,首次參獎即獲「友善家庭職場獎」肯定。

工研院強調,未來將持續以科技創造價值、以永續連結社會,擴大影響力,成爲臺灣邁向永續的堅實基石。

工研院連續兩年獲「天下永續公民獎」,從全臺170家企業與機構中脫穎而出,永續實力再獲肯定,由衛福部次長莊人祥(左)頒獎,工研院院長張培仁(右)代表領獎。工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