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E-Cube不只馳援災區送電 還可化身啤酒、冰淇淋吧
丹娜絲風災後,支援臺南災區斷電民衆緊急用電的「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E-Cube」,搖身一變啤酒吧。(曹婷婷攝)★《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丹娜絲風災過後,爲解決災區長時間停電,工研院出動5座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充電站挺進災區,協助手機、呼吸器充電還幫災民冰存食物,除馳援災區外,E-Cube也能搖身一變爲冰淇淋吧、啤酒吧等複合式用途,讓人眼睛一亮!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中)、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左二)與E-Cube合影。(曹婷婷攝)
工研院18日於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2025工研院創新周及大臺南產業轉型國際論壇,聚焦產業轉型應用,同步展出淨零創新、循環材料、數位轉型與新興產業4大主題、超過30項產業化創新技術。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臺南市副秘書長殷世熙、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等人現場參觀亮點成果,包括支援災區斷電民衆緊急用電的「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E-Cube」,幫工業製程回收二氧化碳的「固態胺碳捕捉技術」,應用於製造業廢玻璃、金屬廢水循環的「金屬離子捕捉材NaPoGlass」,導入家禽養殖場自動化管理監測的「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等。
工研院綠能所先進光電與整合應用代理組長黃朝揚表示,每座E-Cube要價100萬元,每座可儲存40度電,換算可使用超過30個小時,儲存電力視太陽穩定狀況而定,1天約可儲滿,即使陰天也仍可儲存約三分之一電力。他提到,若光電不夠,也可使用棚架型光電支援儲能。
導入家禽養殖場自動化管理與監測的「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也是一大亮點。(曹婷婷攝)
此外,工研院中分院也以國產晶片、感測器打造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整合自動排程、視覺與導航模組,即時蒐集雞隻影像與熱成像資料,協助農場進行雞舍巡檢與健康監測,化身「禽類的保母」,每天無死角巡檢、省工省力。專案組副組長柯文清說,該機器人可每天定點巡邏,每小時巡邏一次,養雞場哪隻雞死掉或發燒,都能第一時間掌握,體溫有0.5度變化就能揪出來,實現智慧化養殖管理。
吳誠文表示,南臺灣在國家產業佈局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是半導體、綠能與智慧製造的重要基地,更承載着推動數位轉型與淨零永續的戰略任務。行政院在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下,持續推動科研能量南向佈局,串聯沙崙智慧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高雄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等重點場域,打造跨域合作的創新聚落。
他說,未來將透過前瞻研發投資、人才培育與國際鏈結,加速新興產業與在地產業的融合,促進創新應用系統及服務落地,帶動南臺灣成爲引領產業升級與國家競爭力的驅動引擎。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淨零排放與數位轉型成爲全球共識,AI、再生能源、循環材料及無人載具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產業必須在國際貿易壓力與永續需求間找到突破口,因此,工研院攜手國際大廠與在地夥伴,透過全球視野與技術交流,協助南臺灣產業鏈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典範。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