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站臺力推鴻蒙生態化建設,推動更多APP上架鴻蒙應用商店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釋放政策信號,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提出“以技術驅動,應用牽引,繼續強化優質電子信息軟硬件供給,加強消費電子典型應用案例和試點示範優秀成果宣傳推廣,推動更多APP上架鴻蒙應用商店,並鼓勵各方擁抱開源生態建設,加快打造互利互惠的軟件生態”。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鴻蒙生態持續組成並推動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走向新質生產力。工信部的公開表態,將鴻蒙生態建設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並出臺相關補貼、技術研發支持等方式爲鴻蒙生態共建發展提供了保障。各地政府積極響應適配開發,廣東的“粵省事”、浙江的“浙裡辦”、河南的“鄭好辦”、上海“隨申辦”等等,已全部接入鴻蒙系統,完成適配化開發。

目前,北京已有近千款應用深度適配鴻蒙:政務類應用如“京辦”“機關服務平臺”實現跨設備協同辦公;民生類應用如“北京交警”“億通行”優化交通出行體驗;垂直領域如“智慧生活”“龍湖”等通過鴻蒙特性升級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服務。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軟件所有關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鴻蒙生態建設前景廣闊,期望社會各方力量積極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匯聚創新資源,積極共建鴻蒙生態,加快在千行萬業落地開花。

這一階段性的成果,標誌着鴻蒙生態從技術驗證已邁向了規模化落地,一個覆蓋硬件、軟件、服務的鴻蒙生態體系正加速成型。鴻蒙生態的機遇可概括爲“短看適配,長看開源”,以鴻蒙系統是首個全棧自主自研且打破了國外對操作系統的壟斷背景下來看,短期內,應用適配需求帶動軟硬件廠商訂單增長;長期看,自研自主帶來的開源生態的共建,將催生操作系統國產替代、智能終端創新等萬億級市場。隨着10萬應用目標的推進,鴻蒙將成爲萬物智聯時代的核心底座,推動中國電子工業向“智造”躍遷。

鴻蒙生態的爆發式增長,讓開發者成爲核心受益羣體。數據顯示,鴻蒙系統設備覆蓋量已突破10億臺,鴻蒙應用數量從公測初期的數千款激增至2萬多個,目前基本滿足日常使用,但依然有巨大空間。每新增一款應用需6名開發者參與研發,這意味着未來半年將新增數十萬個開發崗位。目前,鴻蒙開發者規模已達720萬,有報告顯示,鴻蒙開發相關職位薪資平均漲幅達43.1%,高於安卓開發的22.7%。此外華爲爲加速鴻蒙生態建設還推出百億補貼計劃,涵蓋現金補貼、獎勵,對熱門應用開發者可能給予百萬級別獎。

鴻蒙生態的繁榮,需要政策、企業、開發者與用戶的共同參與。工信部“擁抱開源”的號召,華爲“技術共建、人才共培”的承諾,北京、上海等地的政企實踐,均印證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餘承東呼籲:“希望更多夥伴和用戶加入鴻蒙生態,突破億級用戶臨界點。”隨着應用數量不斷增加、設備覆蓋突破10億,鴻蒙生態正從“可用”走向“好用”,成爲數字中國建設的“新名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