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4 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 6.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2%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今日舉行“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總體情況,以及推動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舉措等有關情況。

IT之家從官方文字實錄獲悉,2019 年至 2023 年,我國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收年均增長 12.3%。2024 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 6.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2%,連續 8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提前完成《“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確定的 5 萬億元目標。

2023 年,全國科技服務法人單位 211.8 萬個,形成類型多元、廣泛覆蓋的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建成以 3 大技術交易所、12 個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420 家重點技術轉移機構爲支撐的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 1.6 萬家,建成覆蓋全國 95% 縣級以上地區的孵化服務體系。金融有力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突破 1.1 萬億元。

我國已建成 33 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指導地方建設 316 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截至 2024 年底,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 672 項,申請發明專利 7077 項,實現 690 項技術成果轉化。截至 2024 年底,各類孵化器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超過 30 萬家,北京、上海等地區涌現出一批標杆孵化器和高質量孵化器,爲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2024 年,全國技術出口額同比增長 8.8%,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重點技術轉移機構促成國際技術轉移項目 968 項,總成交金額達 181.6 億元。我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在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佈局,一批國際知名孵化器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構建起鏈接全球的孵化網絡。

從今年 1 到 4 月份數據看,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 22.8 萬項,合同成交額 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3%,繼續保持良好態勢。但各地技術市場仍存在不互通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國三大技術交易所 —— 中國技術交易所、上海技術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科交中心的技術交易規則尚未實現統一,將影響到技術的跨區域流動。

我國將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的技術市場,通過統一技術市場制度、規則和監管,打破傳統技術市場的區域壁壘和市場準入限制,整合分散的技術資源、平臺和服務,形成一個互聯互通、高效協同的技術交易生態系統,推動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和跨區域、跨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