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運具便利與風險並存 議員籲強化教育與交通設計
共享機車、共享汽車成爲新北通勤族的重要交通選項,但隨着使用普及,議員強調製度應兼顧便利與秩序。記者張策/攝影
共享機車、共享汽車成爲新北通勤族的重要交通選項,但隨着使用普及,民衆對於車輛維修、定位準確度與安全規範的疑慮也日益增加。市民盼望「共享」不只是口號,議員也強調製度應兼顧便利與秩序,打造更安全友善的用路環境。
25歲上班族陳先生幾乎每天騎共享機車通勤,他抱怨最常遇到「車不好找、定位不準」,導航顯示在眼前卻找不到車,「趕上班時真的會想摔手機」。21歲大學生吳同學則覺得APP操作繁瑣,「要開定位、掃碼、拍照還車太麻煩」,希望能整合票證系統像搭捷運一樣簡單。55歲的林小姐則說,長輩臨時出門時若能用一卡通租車會方便很多,「政府要讓我們老人也敢用、會用」。
新北市議員顏蔚慈指出,重大交通違規如酒駕與毒駕,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共識,「共享運具更該落實酒駕零容忍,沒有人希望再有憾事發生」。她認爲政策目的不該只是裁罰,而是透過設計更友善的道路與取締勸導,培養駕駛人正確習慣,「駕照考試與實際上路是兩回事,交通設計纔是讓人開得安全的關鍵」。
議員黃心華也表示,爲確保共享運具安全,處罰應具嚇阻力,「這是行爲科學上合理的方式」。他建議,業者在租借流程中應加強駕照驗證與帳號防冒用機制,並針對屢次肇事或違規者設計分級管理,避免「高風險用戶」重返道路。
共享機車、共享汽車成爲新北通勤族的重要交通選項,但隨着使用普及,議員強調製度應兼顧便利與秩序。記者張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