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智慧方案 培育金融工匠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房文彬
技能大賽,是職工成長的“練兵場”,也是工匠精神的“展示窗”。
8月28日,正值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召開之際,由中國金融工會主辦、中國農村金融雜誌社承辦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技能大賽場景應用創新賽道決賽入圍賽結果在數博會“數啓黔途·融聚貴陽”交流活動中正式發佈。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中國人保、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前六名共7個機構(有並列)的參賽隊獲得決賽資格。
匠心競技展風采
本次技能大賽,不僅爲金融職工搭建了錘鍊技藝、交流學習的平臺,更激發了金融職工建功立業的熱情。
據悉,共有12支隊伍參加本次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技能大賽場景應用創新賽道決賽入圍賽,分別來自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銀行、太平人壽、江蘇銀行、中國人保、四川農商聯合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按出場順序排序)。8月27日,上述參賽隊伍分別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模型等前沿技術進行方案展示和闡述。
其中,中國建設銀行就構建“實體+AI”數智服務新範式、解決一線痛點、實現降本增效進行闡述。中國農業銀行集中展示了其“農銀智慧+”校園場景生態。招商銀行就全國首創公積金數字化一攬子產品,助力政府省時省人,讓羣衆少跑腿進行闡述。中國人壽演示了“國壽智擎”以AI大模型技術賦能保險生態四大核心場景的實踐。中國銀行就破解科技企業“輕資產、長週期”的融資困局,創新研發中銀科創誇騰系統進行闡述。太平人壽演示了其營銷、服務與管理全鏈路數字化躍遷的實踐。江蘇銀行就自主研發行業級MaaS平臺,解決幻覺問題以及創新推出“縱向上收+橫向整合”集約化運營模式進行闡述。中國人保就構建“災前災中災後”的數智化理賠服務模式展示了其在應對大災中的經驗。四川農商聯合銀行展示了其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做法。中國工商銀行就打造“工銀智涌”AI生態體系,構建以大模型爲核心的新一代企業級業務賦能模式進行闡述。上海證券交易所展示了其“全量採集+AI處理”架構的實踐經驗。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圍繞“兩個數據流”,依託“三大引擎”和“四大平臺”,推出“鮮花貸”產品,拓展延伸花卉產業“鏈式”系列金融服務進行了闡述。
培育更多金融工匠
本次場景應用創新賽道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創新落地,重點考查選手在場景應用創新中的方案設計、技術實踐、業務價值挖掘,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是檢驗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成果的試金石。
“通過打造‘人機結合+數據驅動’的智能化審批平臺,應用OCR識別、數字身份驗證、流程引擎、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助力住房公積金中心實現公積金貸款審批全流程線上辦理,公積金貸款審批時間從原先的15個工作日縮減到3個工作日,最快僅需18分鐘。”
“方案亮點突出災害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閉環管理。災前,依託衛星遙感監測、物聯網傳感和人工智能算法,進行風險識別及分級預警;災中,融合無人機巡查、計算機視覺及大數據建模,實現智能調度、遠程查勘和快速定損;災後,通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大災覆盤,助力災後重建、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發揮社會治理的保險功能性作用。”
“我們發現,目前雲南省內主要國有銀行尚無針對鮮花產業的專屬貸款產品,主要爲針對農戶的普適性貸款產品,通過‘白名單’形式對存量客戶進行投放。因此我們設計了‘鮮花貸’專爲花卉全產業鏈設計,精準服務從事鮮花種植、貿易、運輸、加工等各環節經營主體,線上申請,無感授信。”
在展示過程中,各個參賽隊伍創新演示形式,運用業務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用最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事例讓枯燥難理解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理論變得可感可知。
在回答評委提問環節,各位選手就“如何應對AI‘模型幻覺’”“如何看待統計歧視和‘數據偏見’問題”“數字員工出錯了怎麼辦”“保險行業作爲數據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如何平衡這兩者的關係”等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充分解答,闡述了自身的認識,場面嚴肅但不失活潑。
比賽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本次技能大賽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深遠。它不僅是一場技能的比拼、智慧的碰撞,更是匯聚天下英才、共商數字金融發展大計的重要平臺。
本次競賽是深化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的生動實踐,成功搭建了“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用”的成長平臺。本次大賽也將進一步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在挖掘優秀項目、培育“數字尖兵”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爲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貢獻智慧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