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務體系人力荒 影響內閣專業度
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接受本報專訪,除了透露表態「不排斥承擔」新北市長選舉前的心路歷程外,也透露對基層公務員人力荒感到憂心。(徐佑升攝)
45年前從北市府工務局約僱人員一路做起的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對全臺公務員人力荒相當有感,特別是工務體系,不僅多數已適逢退休年齡,更缺年輕人,也間接導致內閣人選不夠專業,參加院會所見的官員「認不出來是誰」,幾乎都非專業公務員出身。
李四川示警說,「目前政府最大危機就是老的公務員陸續退休、新的公務員卻無法銜接上。」最近北市捷運局長提及2031年捷運局所有處長都會屆齡65歲退休,將面臨年輕人無法銜接窘境,「沒有人要來當公務員,即使有人來也不想進工務單位。」
他指出,去年臺北市建管處向中央申請22名高考職缺,結果分發6人、4人報到,2個月後又有2人離職;有權核發建管執照的承辦人依規定須有3年以上資歷,但建照科30幾個承辦人卻僅3人適任,其他滿3年的都被挖走。
他感慨說,民間企業與公部門薪水差距及公部門工作壓力大都是原因,稍微累積一點經驗的公務員,因薪水差距大、還不必常面對議員,很快就被民間企業挖角。
李四川以自身經驗分享,當年投身公務員是認爲穩定且退休金有保障,「我結婚時跟太太說退休後有退休金可以養妳」,太太打趣說政府會倒,結果現在他是高階公務員,退休約月領5萬元,太太是民間企業員工也可領快3萬元,「換算下來人家爲什麼要做公務員?」
李四川說,公務員人力無法銜接,恐也影響中央官員與內閣專業度,「以前能當上部長的,通常都公務經驗嚇嚇叫。」每次他出席行政院會,從以前看到部長、次長都知道是誰,現在連次長都不知道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