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外斜視困擾三年 餘新平教授南昌愛爾助18歲患者眼位歸正
2025 年 7 月,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小兒眼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18 歲的小雷。爲了給小雷提供更精準的診療,醫院特邀廣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視專科主任餘新平來院坐診及手術。
小雷 3 年前發現自己的眼睛有向外偏斜的情況,令人擔憂的是,近些年來病情逐漸加重。餘新平教授對小雷進行了細緻的檢查,結果顯示:小雷右眼裸眼視力 0.25,戴鏡(-2.50DS/-1.00DC×25°)矯正視力 1.0;左眼裸眼視力 0.08,戴鏡(-4.50DS/-1.00DC×155°)矯正視力 1.0。在 33cm 看近時,眼位向外偏斜 35 三棱鏡度,且右高左 15 三棱鏡度;5m 看遠時,眼位向外偏斜 30 三棱鏡度,右高左 20 三棱鏡度。更嚴重的是,小雷的雙眼二級、三級視功能已經被破壞。綜合各項檢查結果,餘教授診斷小雷爲共同性外斜視、右眼下斜肌亢進、雙眼屈光不正。
在完善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後,餘新平教授爲小雷實施了斜視矯正手術。手術過程中,餘教授爲小雷進行了左眼外直肌後徙 6mm、左眼內直肌縮短 5mm 以及右眼下斜肌部分切除 2mm 的操作,整個手術過程十分順利。通過斜視矯正手術、術後驗光配鏡以及術後雙眼視功能訓練,小雷的眼位已經恢復正常,雙眼二級、三級視功能也正在逐步恢復。
餘新平教授介紹,共同性外斜視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外斜視,其斜視度數通常在 15°~40°,呈恆定性,各方向斜視角相等,雙眼視軸不平行、輻輳功能不足,也就是不能做鬥眼的眼球運動,但雙眼水平同向運動正常。該病症可能伴有眼球運動障礙,有時還會出現雙眼上下同向運動障礙,此外,也可能伴有複視、瞳孔異常或者眼球震顫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共同性外斜視患者無眼外肌麻痹,神經系統檢查也無明顯器質性病變。
餘教授特別強調,如果共同性外斜視長期治療不佳,可能會導致視功能喪失。在治療方面,若斜視度數小,可配戴三棱鏡消除複視;若斜視度數大,一般超過 15°,且病情穩定半年時間後,就可以通過手術進行矯正。眼位矯正後,通過積極的術後視覺訓練,包括脫抑制訓練、融像訓練、立體視訓練等,能夠幫助患者恢復雙眼視覺功能。
此次南昌愛爾眼科醫院特邀餘新平教授爲小雷成功實施手術,不僅讓小雷的眼部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也體現了醫院在小兒眼科疾病診療方面的實力,爲更多類似病症的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