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國際論壇 開創價值新境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林建中(左起)、美國知名律師Catherine G. Dearlove、美國德拉瓦州衡平法院J. Travis Laster法官、德拉瓦州最高法院Collins J. Seitz, Jr.院長、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陳彥良、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柯承恩。圖/簡立宗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於9月3日舉辦第21屆(2025)公司治理國際高峰論壇,以「挑戰時刻中的策略領導力:董事會如何在全球科技與政經環境鉅變中爲企業創造價值」爲大會主題,邀請美國德拉瓦州最高法院院長與衡平法院法官,以及國內在公司治理、AI與治理等領域深耕的實務與學界行家,從全球與本土雙重視角分享洞見。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表示,在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領導之下,透過「公司治理藍圖」、「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與「公司治理評鑑」等一系列具體措施,臺灣公司治理水準已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這是主管機關與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的成果,當前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同時面臨匯率與關稅等不確定性,又迎來新興科技與人工智慧對經濟結構的巨大沖擊,在此轉折時刻,董事會的角色更爲關鍵:不僅要以策略思維指導並監督經營團隊,更要善用治理工具真正爲企業創造價值,帶領產業再攀高峰。

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陳彥良指出,新興科技正全面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企業同時承受全球政治局勢變動、供應鏈重組、通膨與高利率環境,以及綠色轉型壓力,必須以全新思維經營。自2003年起,金管會持續推動公司治理制度,逐步引入獨立董事等關鍵規範;2020年啓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提出39項行動方案,協助企業提升治理與永續能力;2023年進一步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強化綠色成長與邁向淨零。陳彥良勉勵,董事會須具備三大能力:一、前瞻視野與科技敏感度,協助企業作出更好的決策。第二、強健風險控管,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超前部署,避免臨陣倉促。第三、誠信與透明,確保資訊揭露清楚,與股東、員工、客戶與社會各界維持良好溝通。

金管會已要求依循國際趨勢揭露永續報告書,清楚呈現碳排放現況與減碳計劃,以治理機制推動永續行動,唯有具備前瞻思維、韌性與誠信,企業才能長久發展並帶來真正的價值。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董事會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擁抱改革,監督企業的風險承擔,並展現韌性與創新能力,才能在追求永續發展與財務績效間取得平衡。證交所已配合主管機關推動多項措施以強化董事會多元化,並修訂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鼓勵企業將高階主管薪酬與ESG績效連結,且要求董事酬金提報至股東會,落實薪酬制度的合理性與永續一致性,同時制定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章程參考範例,讓永續真正成爲公司治理核心。

在國際接軌方面,證交所吸取日韓經驗,積極推動「提升企業價值、引領產業發展、增進企業曝光」三大策略,並修訂「上市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提供企業參考,同時設立「提升企業價值專區」,提升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資訊透明度,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市場環境。

近期臺灣股價淨值比表現相對日韓更爲亮眼,已連續超過15周領先。未來持續研議如何提升企業揭露品質,協助企業在價值展現上有效與國內外法人接軌,也鼓勵上市公司針對國際局勢與政策轉變提出因應方案,透過與機構投資人深入溝通,爭取更多支持與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