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寧波華翔擬1歐元出售歐洲業務 能否借戰略轉型重獲新生?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2月26日晚間,寧波華翔(SZ002048,股價15.13元,市值)發佈一則重磅公告,擬以1歐元的價格出售其歐洲業務,包括德國、羅馬尼亞和英國的6家公司 ,交易對方爲德國上市私募股權投資公司Mutares。消息一出,2月27日寧波華翔股價漲停。這一 “白菜價” 甩賣背後,是寧波華翔長達十餘年的歐洲業務虧損之痛,同時也蘊含着公司戰略轉型的重大信號。
自2011年開啓國際化戰略,寧波華翔在歐洲市場積極佈局,先後收購多家公司,耗費巨資。然而,現實卻給了公司沉重一擊。從2014年起,歐洲業務便陷入長期大額虧損的泥沼,無論更換管理團隊,還是轉移業務至羅馬尼亞等降本舉措,都未能讓其擺脫虧損困境。這些虧損不僅消耗了大量資金,還嚴重拖累公司整體業績,分散管理層精力,成爲公司發展的巨大包袱。
此次擬以1歐元出售歐洲業務,看似 “賤賣”,實則是寧波華翔的斷臂求生之舉。從短期財務報表來看,交易或許會帶來一定衝擊,但從長遠戰略角度,卻有着深遠意義。一方面,公司得以徹底甩掉長期虧損的包袱,優化資產結構,將更多資源和精力集中到核心業務與優勢市場。另一方面,這也契合公司 “拓北美,縮歐洲,穩中國” 的戰略規劃。中國市場作爲公司的根基,消費需求穩定且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北美市場空間廣闊,客戶產品定價合理,主機廠創新變革能力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爲寧波華翔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
不過,這一戰略轉型並非毫無挑戰。在整合資源、聚焦新市場的過程中,公司需應對內部業務調整的陣痛,以及外部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比如,如何在北美市場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如何深化與中國本土車企的合作,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
對於投資者而言,寧波華翔此次出售歐洲業務是一把雙刃劍。短期股價上漲反映了市場對公司剝離不良資產的認可,但未來公司業績能否真正提升,還需觀察其在新市場的戰略執行能力和業務拓展成果。
寧波華翔擬1歐元出售歐洲業務,是一次大膽且必要的戰略抉擇。它標誌着公司告別過去的困境,勇敢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寧波華翔能否憑藉此次轉型實現鳳凰涅槃,重回增長軌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