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停牌前9天北向資金加倉175%,慈星股份重組折戟引內幕交易疑雲,公司應迴應市場質疑
每經評論員 杜宇
在慈星股份(SZ300307,前收盤價:9.88元,市值:78.47億元)宣佈終止重組計劃後,市場對其停牌前的股價異動和北向資金的激增行爲提出了質疑。據2月5日公告顯示,慈星股份在停牌前的9個交易日內,北向資金持股量由約330萬股激增至907萬股,加倉幅度高達175%。這一異常行爲引起了市場對內幕交易的疑慮,也對公司的合規性提出了嚴峻挑戰。
慈星股份的重組計劃原本備受期待,但最終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最終交易條件達成一致而宣告終止。這一結果不僅令投資者失望,也引發了對公司未來戰略方向的擔憂。在停牌前的股價大幅上漲中,北向資金和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國際的大幅加倉行爲尤爲引人注目,這些行爲是否是巧合,還是涉及內幕交易?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和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資者所言該公司是沾到了“機器人概念”行情因而大漲。其實細看近一年的調研紀要及投資者問答,慈星股份在這一概念的具體情況已經比較清晰了。在最新一份公開的調研紀要(2024年8月底)中,面對投資機構有關“公司產品未來的增長點”“公司未來戰略規劃”等問題時,慈星股份所談均爲其針織設備主業,並明確表示“公司短期規劃將夯實主業,聚焦於智能針織設備行業”,未提及近期時髦的機器人產品類別。
2月6日,慈星股份開盤“一字”跌停,截至2月6日午盤,慈星股份跌幅13.46%。
筆者認爲,慈星股份此次重組終止事件背後對公司的市場信譽造成了一定影響,公司應積極迴應市場質疑,以重建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