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 | 董事長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股價“一字”跌停,瑞斯康達吞下信披違規的“苦果”
每經評論員 杜宇
7月7日,瑞斯康達(SH603803,股價:8.60元,市值:36.54億元)的公告如同一記重錘,砸在了投資者的心上。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月傑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司管理層陷入動盪。然而,這不過是瑞斯康達多年來信息披露違規問題的“苦果”集中爆發。如今,公司不僅要面對管理層的動盪,更要直面業績下滑、市場信任崩塌的多重困境。二級市場上,瑞斯康達7月8日開盤,股價“一字”跌停。
從2018年起,瑞斯康達就深陷專網通信業務的信息披露違規泥潭。其子公司深藍迅通被用作運營平臺,卻淪爲墊資方,通過虛假自循環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這種違規行爲,不僅讓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財務數據嚴重失真,更讓市場對其信任度降至冰點。如今,董事長和董事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司管理層動盪不安,這不過是信息披露違規引發的連鎖反應。公司緊急安排韓猛代行董事長及總經理職責,但這種臨時安排,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管理層的動盪,讓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向變得撲朔迷離,投資者的信心也難以恢復。
業績下滑,更是瑞斯康達不得不面對的現實。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99%,淨利潤虧損1.22億元,連續兩年虧損超過1億元。兩大主營產品營收和毛利率均大幅下滑,反映出公司在覈心業務上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喪失。信息披露違規事件曝光後,市場對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流失在所難免。公司內部治理的混亂,也使得業務拓展和市場競爭力受到嚴重製約。如今,瑞斯康達面臨的不僅是業績下滑的問題,更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新站穩腳跟的挑戰。
面對如此困境,瑞斯康達的未來何去何從?筆者認爲,公司當務之急是重建信任,而重建信任的關鍵在於透明和規範。公司必須徹底整改內部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確保所有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信息披露違規的“前車之鑑”已經足夠深刻,瑞斯康達必須以實際行動向市場證明,公司已經痛定思痛,決心改過自新。同時,公司需要重新審視業務佈局,聚焦核心優勢領域,剝離低效或有問題的業務。在專網通信業務違規事件曝光後,公司應儘快調整業務方向,尋找新的增長點。公司可以考慮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市場競爭和不確定性。最後,公司需要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及時披露案件進展和公司經營情況。只有通過有效的溝通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才能逐步恢復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瑞斯康達的信息披露違規事件,不僅是公司管理層的失職,更是公司治理的失敗。如今,公司已經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管理層的動盪和業績的下滑,只是問題的表象,而公司內部治理的混亂和市場信任的缺失,纔是真正的痛點。瑞斯康達的自救之路,任重而道遠。只有通過徹底的整改和轉型,公司才能走出困境,重獲新生。否則,等待它的,將是市場的無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