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覆育稀有水生植物 「桃園石龍尾」重現生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日前認養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轄內一處埤塘,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合作覆育稀有水生植物「桃園石龍尾」。(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日前認養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轄內一處埤塘,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合作覆育稀有水生植物「桃園石龍尾」,讓埤塘兼具灌溉濾水及保育功能,公私合作跨單位強化國土生態綠網效益。
桃園臺地過去擁有千塘之景,加上水文自然條件下孕育多樣的水生植物、水棲動物及兩棲爬蟲,形成特殊的農田溼地地景,然而在近年的環境變遷過程中,水草豐美的景色逐漸被取代,許多動植物也面臨區域性滅絕的風險。新竹分署於2024年開始與桃園在地已經長期投入保育工作的單位合同協力,結合埤塘友善及受脅植物保育工作,希望在地環境及植物能永續。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指出,「桃園石龍尾」是臺灣特有的稀有水生植物,主要生長於桃園臺地埤塘及溼地環境,具有纖細的莖葉與獨特的小型粉紅色花朵,適應淺水或溼潤泥地。早年在八德、龍潭一帶曾有紀錄,然而近年來桃園地區水域環境變遷及開發等因素,導致棲地大幅消失,甚至在部分區域瀕臨滅絕。
因桃園石龍尾是溼地生態系統重要指標物種,其存續與當地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這次合作除利用埤塘具蓄水的功能維護桃園石龍尾外,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持續推動公衆參與活動、棲地營造等,希望從埤塘相關管理工作中種下生物多樣性保育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