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業出臺重大改革!吳清宣佈,高質量發展改革方案今日下午發佈

財聯社5月7日訊(記者 閆軍)公募基金改革將於今日落地。

5月7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談到,今日將發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要優化主動權益基金收費模式,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現象,完善行業考覈評價制度,督促基金公司從“重規模”轉向“重回報”,更好體現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同甘共苦、共同發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報增、資金進、市場穩”的良性循環。

“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經過三十多次的專題調研活動,聽取了投資者、機構等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聚焦在投資者關心的堵點、難點、痛點。”吳清表示,隨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實施,公募基金將更加突出投資人最佳利益導向,投資者的獲得感將會進一步提升。

此次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有哪些重點?吳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已經爲行業劃好重點。

一是優化主動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業績差的必須少收管理費。財聯社記者獲悉,多家基金公司即將密集“支點式”浮動費率創新產品;

二是業績是否跑贏基準、投資者盈虧情況納入考覈指標;

三是清晰的業績比較基準將成爲衡量產品真實業績的尺寸;

四是明確三年以上考覈權重不低於80%;

五是抓緊出臺公募基金投資顧問管理的規定;

五是吳清提及巴菲特價值投資,呼籲市場出現百年老店、優秀的投資機構。

四個“突出”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

吳清介紹,即將發佈的公募基金改革將有四個改革重點:

一是突出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改革突出強化公募基金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將優化主動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業績差的必須少收管理費,通過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

同時,把業績是否跑贏基準、投資者盈虧情況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切身利益的指標,納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考覈體系,督促基金公司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

二是突出增強基金投資行爲穩定性。針對風格漂移、貨不對板等問題,要爲每隻基金設立清晰的業績比較基準,作爲衡量產品真實業績的尺寸,避免產品投資行爲偏離名稱和定位,同時,建立公司自身全方位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三年以上考覈權重不低於80%,減少基金經理追漲殺跌現象,提高產品長期收益。

三是突出提升服務投資者的能力。抓緊出臺公募基金投資顧問管理的規定,促進規範發展。

四是突出發展壯大權益類基金的工作導向。隨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實施,公募基金將更加突出投資人最佳利益導向,投資者的獲得感將會進一步提升。

吳清還提及今年即將退休的巴菲特,他表示,巴菲特今年即將退休,但是價值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努力回報投資者,這些基本的理念是不會退休的。巴菲特退休以後,這個時代也在呼喚新的偉大的投資家,我們市場有一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相信也一定會產生一批優秀的投資家、投資機構。也許不是一、兩個股神,但肯定會有一些百年老店、投資機構,優秀的投資團隊會在我們的市場上產生。

今年吳清多次透露公募基金改革重點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在此後的重大會議上,這一話題也多次被提及。

關於公募基金高質量改革的部署,吳清曾在今年1月、3月分別透露過相關改革的基本思路。

今年1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首次透露改革方案,吳清介紹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時透露,證監會經過認真調研論證,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吳清的發言給出多個維度的改革指標:

今年3月兩會記者會上,公募業改革再被擺在檯面。

吳清表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即將推出,其中,考覈制度安排是重點,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期以上的長週期考覈制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

事實上,除了即將落地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今年以來,包括《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多項舉措落地,公募基金在規模快速擴張,比例提升的同時,收益狀況也在逐步改善。

以公募基金費率的改革爲例,通過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可以爲投資者節省成本超過450億元。同時,通過推進費率改革,讓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