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強化稀土回收抗風險
經濟部長龔明鑫15日指出,考慮強化稀土回收再精煉的技術,或增加戰略儲存提升韌性。(郭吉銓攝)
大陸宣佈稀土將逐案有條件地管制出口,引發美國不滿,將以關稅反擊,經濟部長龔明鑫15日指出,考慮強化稀土回收再精煉的技術,或增加戰略儲存提升韌性。代工大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爲,任何原料管制都可能影響全球產業,也可能誘導某些國家重新開採稀土。
龔明鑫在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開場致詞時提到,國際上的地緣政治、俄烏戰爭等因素持續影響全球能源價格;而中美科技戰更延伸至稀土等關鍵材料的管制與競爭,迫使臺灣必須重新思考稀土的回收精煉與儲備策略,以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他坦言,這些因素與碳關稅等議題交錯,讓臺灣的永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龔明鑫說,稀土問題對臺灣有間歇性影響,會密切觀察,也會跟國際間同步來因應挑戰。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認爲,稀土持續管制越來越對立,各行業都會受影響,只是短期內影響有限。童子賢強調,稀土是各種產業都會用到的原料,且並非只有管制稀土會影響到全球的產業以及貿易流動,現在全球的貿易體系,在過去百年都是彼此依賴且互相需要的。沒有任何產業或者國家,可以保證百分之百地自給自足。
童子賢解釋,提煉稀土需要非常大的土地、耗能,且留下環境污染,因此歐洲將出口稀土第1名的位置拱手讓給大陸。他強調,不要小看美國,目前美國稀土生產量爲全球第2,澳洲則是第3或第4,若美國因爲暫時的貿易不便拿不到大陸的稀土,最後也不排除會火力全開自己生產。
童子賢直言,若牽涉國與國間的競爭,這樣的情況也許會誘導某些國家去重新開採稀土,但這是未來的問題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