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公會:臺灣正將自身定位爲全球製造業「首選AI整合夥伴」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圖左四)在EMO開展首日主持記者會,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右四)、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紳騰(左二)都受邀出席。圖/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提供

歐洲景氣差,不含上銀集團透過歐洲子公司報名參加兩年一度歐洲工具機(EMO)展,臺灣工具機廠及零件業參展家數合計122家,比上屆減少15.3%,東臺、永進、友嘉集團及百德等工具機廠今年都缺席。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紳騰出席外貿協會主辦記者會表示,臺灣正將自身定位爲全球製造業的「首選AI整合夥伴」。

陳紳騰也預告,工具機公會將在2026年3月25日至28日在臺中舉辦TMTS 2026臺灣國際工具機展,展覽主題爲「AI賦能、智造永續」,展出模式是「前店後廠」,觀展廠商在展場看到感興趣的技術,可直接前往工廠,親眼見證該技術在實際產線上的運作情況。這種從展覽到現實的無縫串接,充分展現臺灣工具機產業的獨特競爭力。

外貿協會在今年德國漢諾威舉行EMO展開展首日,舉行「AI x 臺灣工具機:塑造未來」記者會,由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與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紳騰等人對談。

陳紳騰表示,臺灣正將自身定位爲全球製造業的「首選AI整合夥伴」。本屆展會逾百家臺灣企業參與,工具機公會設有服務攤位,一同推動臺灣產業展現「彈性、整合、協作」優勢,從軟體、零組件到整機,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助力全球製造業數位轉型與智慧化升級。

臺灣工具機產業三大核心優勢

陳紳騰指出,在技術人才短缺、製造要求日趨嚴苛的時代,製造業面臨的核心問題已從「工具機能多精密?」轉變爲「它能多聰明?」。臺灣工具機產業憑藉三大核心優勢,正成爲全球智慧製造轉型的關鍵推手:

第一,彈性製造能力:臺灣高度專業的產業網絡能與客戶「共同創造」客製化AI方案,跳脫過往設備銷售模式,提供量身定製的智慧解決方案。

第二,開放式整合平臺:TMBA正積極建構「AI智能知識庫平臺」,協助整個產業進行數位升級。「不是要淘汰舊工廠,而是讓現有的工廠變得更聰明。」陳理事長強調。

第三,協作共生生態系:結合臺灣世界頂尖的IT與半導體產業優勢,能比任何地區都更快速地將數據轉化爲實際利潤。

陳紳騰指出,工具機公會爲了讓全球製造業親身體驗臺灣的智慧製造生態系,將於2026年3月25日至28日在臺中舉辦TMTS 2026臺灣國際工具機展,展覽主題爲「AI賦能、智造永續」,將以「前店後廠」模式,當觀展商在展場看到感興趣的技術,即可直接前往工廠,親眼見證該技術在實際產線上的運作情況。這種從展覽到現實的無縫串接,充分展現臺灣工具機產業的獨特競爭力。

陳紳騰表示:「如果說德國代表精密,日本代表自動化,那麼臺灣的角色,就是成爲全球製造業最佳的AI整合夥伴。」臺灣工具機產業正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與技術整合能力,爲全球製造業提供數位轉型的完整解決方案。

陳紳騰強調,臺灣工具機產業的優勢,正是能針對全球關鍵產業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無論是航太產業對高精度製程的需求、醫療設備對可靠品質的要求,或是新能源車產業對快速迭代與彈性製造的挑戰,臺灣工具機憑藉小量多樣與高整合能力,能迅速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智慧化解決方案。這些案例也將在TMTS 2026中透過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主題完整呈現。TMTS 2026將成爲觀察臺灣智慧工具機生態與全球製造趨勢交匯的重要平臺,充分展現臺灣「彈性、整合、協作共生」的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