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大廠再爆「做四休三」 中彰投累計48家廠商通報減班
上市櫃工具機大廠再傳「做四休三」。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市櫃工具機大廠再傳「做四休三」,繼瀧澤科每週五「鼓勵員工集中排休」(做四休三),程泰(1583)集團昨(4)日也正式向協力廠發佈通知,9月起至11月共三個月實施「階段性休假制度」。
程泰集團強調,實施彈性休假但不是無薪假,實施時程包括9月每週五、10月及11月部分週五或週一等日期實施休假(做四休三),後續將視實際營運狀況,再作滾動式檢討與調整。
工具機業最新人力規畫概況
程泰集團旗下有程泰、亞崴兩家公司,臺灣廠合計約800名員工。程泰集團會長楊德華說,推出階段性休假制度三個月合計多休假12天,搭配鼓勵資深員工利用週五休特休假,公司精算結果,對整體營運影響不大。
楊德華強調,公司營運一切正常,實施階段性休假,只是因應訂單減少的短期措施。但他指出,美國對等關稅雖影響全球景氣,對臺廠真正具殺傷力的是匯率升值,「臺灣廠商有哪家淨利可達30%或40%以上?臺灣疊加關稅比競爭對手的日韓多10%,匯率又多出近10%,臺廠全數被打趴。」他建議,政府務必要正視新臺幣匯率高於競爭對手國日、韓的嚴峻情況,儘可能參考日、韓的匯率走勢作彈性調整,以提升臺灣工具機國際競爭力。更期盼隨着新臺幣匯率趨穩,美國關稅持續談判,下半年營運將逐季回穩。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統計,目前中彰投地區累計48家機械設備業廠商通報減班休息,金屬製品製造業22家次之,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製造業有14家。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工具機廠做四休三的情形愈來愈多,若情況無法獲得改善,下一波勢必得采取精簡人力措施。面對經營困境,莊大立指出,業者紛紛採行五大措施,包括逐步實施做四休三、暫停產學合作、限縮外籍移工引進、暫緩招募新血,最後不得已就要啓動人力精簡。
放電加工機大廠慶鴻機電總經理王陳鴻也透露,已有五家協力廠商收掉,還有五家使用客戶,業務員登門拜訪時竟已關門。他說,這次工具機業受到的衝擊比疫情期間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