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投資甜不甜?民間資金偏愛這幾款

民間投資水資源相關公共建設已有再生水廠、海淡廠等許多個案。資料來源/國發會

行政院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透過許多方法「釋放」民間資金用途、引導投入公共建設相關,國發會23日公佈實際推動及至今年4月底的初步成果,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金額1,116.91億元,已促成逾81案,就項目看,有原則採促參辦理的水資源相關公共建設,如再生水廠、大型海水淡化廠,分別各有7案、2案,民間資金參與297億元、及逾600億元。

國發會經濟處長邱秋瑩指出,已簽約的民參案件前三大,包括有退輔會的宜蘭贊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BOT案142.95億元,經濟部的桃園市大園區統一航空城大型物流中心BOO案114.51億元,及交通部的臺中港低度發展區土地投資興建暨租賃經營商港設施案57.56億元。

國發會指出,水資源相關公共建設有水資源永續利用的預期效益,且興建範圍涵蓋桃園、新竹、臺中、嘉義、高雄,確保易受乾旱影響地區用水無虞,估計興建完成後,桃園北區廠日產8萬噸、高雄南梓廠,日產7萬噸。邱秋瑩也強調,這些案件具有穩定報酬,契約風險較低,受到業者青睞。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的三大主軸,包括過創新促參推進機制、優化公共建設投融資條件、增加公共建設相關金融商品等三大策略主軸,前述的水資源相關公共建設是促參專案推動之一,示範創新公建促參模式,則有青年社會住宅和衛生福利設施,主要採異業結盟的「複合式」促參專案。

國發會指出,促參專案辦公室將協調內政部、金管會等有關單位成立青年社會住宅專案引進民間興辦,目前盤點應有20處可採公有地試辦,主要位於雙北及臺中。邱秋瑩表示,這類投資案對壽險業、不動產業會有興趣投資,若加上物管業者的異業結盟、複合式設計,將社宅整合長照、托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