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可“又提又貸”,房貸首套二套不再區分!上海樓市新政爲購房者全面“減負”
8月25日,上海樓市再出新政。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新政自8月26日起施行,涉及住房限購、公積金、住房信貸、住房稅收等6項調整。這是上海今年首次對房地產政策進行系統優化,其中公積金和房貸政策調整尤爲引人關注。市場普遍認爲,此次政策將有效釋放購房需求,緩解購房者資金壓力,尤其是改善性需求有望迎來集中釋放。
同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通知稱,對上海市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進行調整,在利率定價機制安排方面,上海市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再區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本機構經營狀況、客戶風險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每筆貸款的具體利率水平。
公積金政策全面優化,降低購房首付與貸款成本
此次上海新政在公積金使用上進行了多項突破,被業內稱爲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優化。
一是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通知》提出,對繳存人購買二星級及以上新建綠色建築住房的,公積金(含補充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上浮15%。首套貸款額度從160萬元提高至184萬元,多子女家庭首套貸款額度從192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二套貸款額度從130萬元提高至149.5萬元。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表示,按此計算,家庭可增加24萬元的公積金貸款額度,顯著減輕貸款壓力。結合上海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優惠政策,公積金政策正發揮更大支持作用。
二是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購房者購買新建預售商品住房時,可按規定提取本人及配偶的公積金支付首付款。這意味着,首付款籌措渠道更靈活,籌款週期有望縮短。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截至目前,一線城市均已落地相關政策,預計未來更多城市跟進,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門檻。
三是“又提又貸”並行。新政允許購房者在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的同時,仍可按規定申請公積金貸款,且額度不受影響。嚴躍進舉例稱,以一套總價500萬元、首付比例15%的房源爲例,購房者需準備75萬元首付。如果提取夫妻雙方的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將直接降低現金壓力,同時貸款額度不受影響,大幅緩解購房者資金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將綠色建築與公積金優惠掛鉤。嚴躍進指出,當前綠色建築佔全市新房比重約60%,新政不僅惠及面廣,也與“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住房理念相呼應。
商貸不再區分首二套,房貸定價機制優化
除公積金外,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政策調整也是一大看點。新政明確,銀行在房貸定價機制安排方面不再區分首套和二套住房。貸款利率將結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銀行經營狀況和客戶風險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具體利率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着改善性住房需求將迎來直接利好。此前,二套房貸款利率高於首套,抑制了換房需求。新政實施後,二套房利率有望回落,與首套趨同。
據記者測算,若貸款100萬元、期限30年,採用等額本息方式,二套房利率由3.45%降至3.05%,總還款額從161萬元下降至153萬元,月供減少約200元。
陳文靜表示,上海此次將首套與二套房貸利率“並軌”後,銀行不再區分首套、二套,而是根據客戶風險狀況在同一區間內定價。原先臨港新片區及六個郊區執行二套LPR-25BP,核心區爲LPR-5BP;新政統一降至LPR-45BP,直接減少了利息支出,顯著減輕居民房貸負擔。
“這將實實在在降低購房者的資金壓力,釋放被壓抑的二套房改善需求。”嚴躍進認爲,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區分取消,將有助於二套房根據市場情況和房貸政策進行調整,客觀上促進二套房利率下調。
購房需求釋放仍取決於信心與利率策略
此次新政落地後,購房需求能否真正釋放?業內認爲,政策降低購房成本,但成交量能否大幅增加仍取決於居民購房信心和銀行利率策略。當前居民槓桿率偏高,購房需求雖被壓抑,政策能否激活信心是關鍵。
銀行層面,房貸定價機制優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並存。業內分析稱,銀行間利率競爭或將加劇,同時對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可能出現更靈活的浮動利率模式。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記者表示,房貸定價不再區分首套房和二套房,有助於降低居民購買二套房的成本,刺激購房需求,從而更好地穩定房價。對銀行而言,在對房貸定價時不需要再區分首套房和二套房,而是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狀況等綜合確定。
某股份行上海分行零售金融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房貸利率不再區分首二套,對銀行而言是新的挑戰。“我們需要根據客戶資質和風險評估,做更精細化的利率定價。但整體來看,市場競爭會更激烈,利率整體可能有下探空間。”
某大型銀行個貸部門人士表示:“首二套取消區分,有助於改善型購房需求釋放。未來利率定價將更加靈活,但銀行會在風險管理框架內謹慎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對銀行而言,短期挑戰在於風險識別難度上升,但長期或推動銀行建立更精細化的客戶分層與抵押物估值體系,差異化定價將更多依賴客戶信用、收入穩定性與房產區域價值。例如,部分曾被視作二套而利率偏高的低風險客戶,有望迎來利率下調;反之,風險較高的首套客戶則可能被加點。
過去,上海房貸利率一直以住房套數爲主軸定價。此前的標準是首套商業房貸利率爲3.05%,等於LPR-45BP;核心區域二套房利率爲3.45%,僅比LPR低5個基點,兩者相差約40個基點。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至2022年,首套房利率區間在4.22%到5.09%,二套則在5.25%到5.57%,套數差異普遍在0.5至0.6個百分點之間。
此次上海新政取消首套與二套房貸利率差異,並要求銀行結合“客戶風險水平與自身經營狀況”靈活定價。業內認爲,未來銀行定價的核心錨點或轉向三大維度:一是客戶個體的風險水平,包括信用評分、收入與負債比例以及職業穩定性;二是抵押物的質量,參考評估價與實際成交價之比、房屋年齡以及所處區域的流動性;三是市場環境,如LPR的波動幅度和區域供需關係。
購房者有望積極入市,諮詢量回升
新政落地後,市場反應如何?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部分購房者、銀行信貸經理及中介人士。一位股份行信貸經理告訴記者,諮詢的客戶明顯增多,大多是已有一套房的客戶,他們最關心首套二套利率拉平後房貸利率能否下降。
一位準備換房的購房者對記者說,原本二套利率高,全家一直觀望,如今政策落地,打算加快置換節奏。另一位上海的剛需購房者則表示,公積金現在既能付首付又能貸款,資金壓力一下子減輕了,讓他有了立刻下定的衝動。
中介方面也給出同樣的信號。多位門店經理反饋,政策公佈後,新房和二手房的諮詢量明顯增加,改善型買家尤其活躍。業內人士判斷,下半年上海樓市成交量有望溫和回升,但房價快速上行的概率不大。
嚴躍進指出,新政將可能帶來“量升價穩”的市場效果。新房供應節奏加快,二手房受政策提振,尤其是地段優越、戶型合理、租金預期良好的房源,將率先回暖。
總體來看,從公積金“又提又貸”,到商貸首二套不再區分,上海新政在降低購房成本、釋放需求、支持綠色住房等方面均有突破。業內人士預計,新政將在“金九銀十”推動一輪成交高潮,對購房者而言,這是近年來最佳購房窗口期。
值班編輯: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