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中國經濟新機遇|專訪: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增強跨國企業在華深耕信心——訪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尹正

新華社柏林7月14日電 專訪|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增強跨國企業在華深耕信心——訪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尹正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日前表示,集成度高、韌性強的中國產業鏈供應鏈,不僅爲跨國企業提供了穩定預期,還增強其在華深耕的信心。

尹正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即將舉行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說,中國作爲全球唯一擁有全工業門類的國家,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穩定器”和“創新源”。

“當前,建設韌性、高效、綠色的供應鏈正成爲各方共識。”尹正說,在此背景下,鏈博會的舉辦恰逢其時。作爲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爲推動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平臺。

“這也是我們決定參展的關鍵原因。”他說,施耐德電氣希望藉助鏈博會,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轉型路徑,攜手推動產業鏈向高端邁進。

尹正形容鏈博會是“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的一扇窗,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名片。他表示,對於包括施耐德電氣在內的跨國企業而言,鏈博會不僅是展示創新成果的舞臺,也爲拓展全球合作帶來了切實機遇。

“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供應鏈支撐能力。特別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強調以數字和綠色爲核心的生產要素,爲我們這樣的產業技術型跨國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尹正說。

他表示,中國製造業規模全球領先,爲產業鏈提供了堅實基礎。“隨着資源持續投入、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人才優勢進一步釋放,中國成爲全球產業鏈創新的核心力量。”

自1987年進入中國,施耐德電氣已在華紮根38年。尹正說,隨着“本土化”戰略不斷深化,中國已成爲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同時也是其最重要的供應鏈和研發基地之一。

他介紹說,在供應鏈領域,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已建成30家工廠和物流中心,並攜手1600多家中國供應商,構建起覆蓋各個環節的端到端綠色供應鏈。

中國供應鏈對施耐德電氣的支持體現在設計、採購、生產、交付、運維等多個環節。尹正說,依託在華先進產線,公司推出多款行業定製化產品,有效響應風電、充電樁等新興產業的多樣化需求。

“創新和協作已成爲中國產業生態的關鍵詞,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敢爲人先、開放協作,爲整個產業鏈轉型升級注入活力。”他說,施耐德電氣也持續推動“創贏計劃”,搭建創新賦能平臺,助力中小企業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AI)轉型中尋找突破。

展望未來合作,尹正說,施耐德電氣將繼續依託中國的發展動能,堅持“可持續發展”企業使命,推動綠色轉型,大力推進AI等新技術在供應鏈的應用,與生態夥伴共同強化中國產業鏈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