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五次拍賣無人問津、已無重整可能 廣汽菲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財聯社7月9日訊(記者 劉陽)經歷近三年的清算掙扎,廣汽菲克的命運最終走到了盡頭。

7月8日,廣汽菲克管理人發佈消息,根據廣汽菲克的負債情況、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及管理人對廣汽菲克資產清查的結果,廣汽菲克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也不具備重整、和解條件,由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廣汽菲克破產。

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經法院裁定確認無異議的債權人債權總額約爲40億元,而截至廣汽菲克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該公司賬面資產總額約爲38.94億元。另據湖南求是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破產申請受理之日,廣汽菲克公司資產主要爲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等,清算價值評估約爲19.15億元。因此,廣汽菲克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本次公告事項是法院及破產管理人依法依規推進破產程序的正常工作安排。”廣汽集團方面表示,集團將一如既往的尊重並支持法院及破產管理人的工作。

2010年3月,廣汽菲克由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70億元,旗下擁有菲亞特、Jeep、克萊斯勒、道奇四大品牌,其中,菲亞特與Jeep品牌均有國產車型。引入之初廣汽菲克受到市場關注,2017年銷量迅速達到了22.2萬輛,此後銷量卻一路走低——根據廣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間,廣汽菲克的銷量分別爲12.52萬輛、7.39萬輛、4.05萬輛和2.01萬輛,連續四年下滑。至2022年,廣汽菲克已基本停擺。

伴隨着銷量的崩塌,中外股東關於股比調整的爭執亦走到臺前。2022年初,乘用車產業政策外資股比限制放開後,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宣佈計劃將持股比例從50%增至75%,試圖掌控主導權,而這一舉動立刻遭到廣汽集團的強硬迴應:“此行爲未經我方認可,深表遺憾。”雙方矛盾由此公開化。長達數月的爭執後,2022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和廣汽集團分別宣佈將終止合資公司廣汽菲克。

儘管股東雙方多次試圖輸血——廣汽集團先後提供5億元貸款和15億元增資,Stellantis集團計劃注資5億歐元,但對於持續失血的廣汽菲克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2022年10月31日,廣汽集團公告,根據合營企業廣汽菲克的申請,同意其因資不抵債,按現行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向法院申請破產。同時,Stellantis集團官網發佈公告稱,廣汽菲克、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的股東已批准一項決議,同意廣汽菲克在處於虧損的情況下向法院申請破產。同年11月,廣汽菲克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廣汽菲克的破產申請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彼時,廣汽方面表示,近年來,受產品競爭力下滑等因素影響,廣汽菲克生產經營逐步陷入困境,雖股東方採取積極措施並多次增資,但經營效果未能改善,目前其生產經營已陷入全面停滯,“截至2022年9月30日,廣汽菲克(未經審計)總資產爲73.22億元、總負債爲81.1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10.80%,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進入破產程序後,廣汽菲克也曾試圖對資產進行拍賣,但從以19.15億元的價格開啓首次拍賣,到第五次時至不足10億元仍“無人接手”,作爲核心資產的廣汽菲克長沙工廠成爲業界的“燙手山芋”,在汽車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價值一再縮水。此外,2024年10月23日,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發佈公告稱,該行公開轉讓廣汽菲克等3戶不良貸款,未償本金總額6.35億元,未償利息總額0.52億元,未償本息總額6.87億元。上述資產擬於2024年11月6日開展線上公開競價,起始價僅爲6300萬元,折扣率爲不到未償本金的一折。

“廣汽菲克是新時代合資體系下(以2000年爲界限)第一家申請破產的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廣汽菲克作爲一家盈利能力較弱的邊緣合資品牌,破產是歷史的必然,甚至包括日系、德系在內的各種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都在這場市場大格局的變革浪潮中受到影響。“隨着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自主品牌的崛起,對母公司發展形成一定阻礙的廣汽菲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一家。”

“客觀說,(汽車)行業競爭實際上是極其慘烈的,很多銷量下滑,甚至出現一定生存壓力的企業必然還會存在。”在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未來更多的企業可能會面臨階段性的邊緣化,甚至可能存在被淘汰的風險。“只有抓住電動化成本和技術(優勢),同時在新品推出方面滿足市場需求,並進一步做大規模,才能獲得較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