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看臺幣走勢 關注3變數
公股銀分析,這次新臺幣大幅升值事件,主要來自市場對於貿易談判進展、中美貿易衝突降溫的樂觀集體反應,造成臺幣、韓元及人民幣等亞幣快速上漲。新臺幣大幅升值是長期被低估的一次性反應,過去AI浪潮爲企業及勞工帶來豐厚的獲利與薪資,大量資金進駐房市和股市,也流入壽險等資產,卻未能有效帶動臺幣上升,間接擴大壽險的貨幣錯配風險,是臺幣近期顯著波動的原因之一。
公股銀表示,規避關稅搶出口,一定程度提前拉貨下半年訂單,加上低基期逐步消失,國內景氣下半年難再延續上半年的數據表現,在經濟放緩下,新臺幣繼續大幅升值的條件不高,後續關注因素爲下半年臺灣經濟成長幅度、臺美關稅談判結果及我國能否自匯率操縱國家名單移除等。
川普自由貿易和國際秩序挑戰,致美元地位出現裂縫,爲歐元提供契機。星展銀行預測,2025~2026年歐元兌美元可能升值至1.2美元,美元過去受益於美國經濟的相對強勢與資產吸引力,但相關因素正逐漸改變。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膨風險,美國經濟預期將不再維持例外的增長表現,相對地歐元區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正在透過「2030準備計劃」重生。
歐洲央行(ECB)正接近其降息週期的尾聲,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任期將於2026年5月屆滿,在此之後,聯準會獨立性恐面臨質疑;且國際投資者逐漸將歐元區視爲應對資本保值風險的更可靠避險工具,這些風險來自川普不可預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