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媒體攜手啓動 AI Chatbot 合作計劃 打造可信資訊新生態
公共媒體攜手啓動「智慧公媒.真實領航——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共同宣示打造可信 AI 資訊生態。啓動儀式合影,右起爲公廣集團董事長鬍元輝、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瑪拉歐斯、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中央社社長鬍婉玲、公視總經理徐秋華、華視總經理劉昌德、客家電視臺臺長向盛言,以及公視臺語臺臺長呂東熹。(鄧博仁攝)
公廣集團1日攜手中央社、華視、中央廣播電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客家電視臺、公視臺語臺等公共媒體,正式宣佈啓動「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以跨媒體合作和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可信資料庫,爲社會提供便捷且準確的資訊服務。
本計劃由公廣集團董事長鬍元輝發起。他指出,生成式 AI 的出現,已經徹底改變了資訊傳播的生態規則,公共媒體不能被動等待,而是要主動出擊。他強調,AI 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若能被正確引導與善加應用,就能發揮「追求美好的力量」(a force for good),不僅爲公共媒體帶來轉型動能,更能爲民主社會奠定可信的資訊基礎。
胡元輝表示,AI 帶來的挑戰是全球媒體都無法迴避的,但公共媒體的使命就在於成爲社會資訊的「最後防線」。因此,這項合作計劃不僅是一次技術導入,更是一場媒體價值的革新。他期許公共媒體能以「導航者」的角色,引導臺灣社會正確理解與運用 AI,避免資訊失序,並讓事實能跑得比謠言更快。
公共媒體攜手啓動「智慧公媒.真實領航——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多位公媒代表與學界齊聚合影,右一起爲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瑪拉歐斯、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中央社社長鬍婉玲、中研院研究員古倫維、公廣集團董事長鬍元輝、公視總經理徐秋華、華視總經理劉昌德、客家電視臺臺長向盛言及公視臺語臺臺長呂東熹。(鄧博仁攝)
公廣集團董事長鬍元輝1日在「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記者會中指出,AI 是改變媒體生態遊戲規則的科技,必須正視並善用其潛力,讓 AI 發揮正面價值,爲人類文明帶來更美好的未來。他強調,公共媒體要成爲「追求美好的力量」(a force for good),在 AI 科技應用上扮演導航角色。(鄧博仁攝)
中央社社長鬍婉玲1日出席「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記者會致詞指出,優秀新聞是可信資訊的基石,中央社百年曆史與龐大資料庫將是AI發展的重要支撐,期許媒體透過科技更快、更精準服務社會。(鄧博仁攝)
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1日在「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記者會上致詞,表示 AI 帶來挑戰與契機,央廣樂見合作,並願意分享研發與實驗經驗,期待攜手各界共同面對廣播新時代。(鄧博仁攝)
計劃技術顧問、中研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古倫維在「公共媒體 AI Chatbot 合作計劃」記者會上報告,強調要讓事實跑得比謠言快,協助公共媒體透過 AI 建立可信資訊生態。(鄧博仁攝)
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在致詞時指出,AI 的挑戰與契機並存,央廣樂見此合作,並願意將自身研發與實驗經驗分享給各界,未來也期待攜手民營電臺,共同面對國際廣播的新時代挑戰。
中央社社長鬍婉玲則表示,中央社擁有逾百年曆史與數十年累積的資料庫,這是公共媒體推動AI計劃的核心基礎。她強調,優秀的新聞是可信資訊的基石,AI技術的導入能讓媒體更快、更有效率地迴應社會需求。
計劃技術顧問、中研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古倫維則說,透過這項合作,臺灣公共媒體不僅能實現數位轉型,更有潛力躍升爲東南亞與全球華人社會的公共媒體典範。她以「期待讓事實跑得比謠言還快」呼應計劃願景,凸顯AI工具在資訊環境中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此合作計劃聚焦三大目標:「提升可信資訊傳播力」、「加速公共媒體數位轉型」與「發揮 AI 科技正面潛能並創造應用示範效應」。規劃於 2026 年底完成 AI Chatbot 原型系統,並逐步推向社會大衆與新聞專業人士使用,爲臺灣公共媒體寫下數位創新的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