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緝「橘子」網站被塞爆 調查局認了「這時段」登入緩慢
▲柯文哲前貼身秘書許芷瑜涉京華城案滯外不歸,被調查局列入外逃通緝犯。(圖/翻攝自調查局)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調查局「外逃通緝犯查詢系統」昨(10日)晚公佈京華城案「橘子」許芷瑜被通緝資料,外傳調查局網站因此被「朝聖」的網友塞爆,調查局今(11日)表示網站沒當機斷線,但網站後臺紀錄顯示昨深夜11點到午夜,因瞬間流量過高而有登入緩慢狀況,並無遭外力攻擊跡象。
至於「橘子」去年(2024年)10月24日被通緝,事隔近半年才列入專刊的原因,調查局表示初期仍希望透過管道策動,讓「橘子」自行到案,但至今無進展,已符合列入專刊條件而公告,無特別考量。
現年30多歲的「橘子」許芷瑜,曾爲柯文哲貼身秘書,在柯文哲擔任臺北市長、臺灣民衆黨主席期間,經手安排柯日常行程,柯因臺北市長任內涉收賄、圖利京華城改建容積率獎勵,以及競選總統期間,涉公益侵佔政治獻金與背信等罪嫌,去年8月30日被搜索約談,之後被羈押禁見至今。
臺北地檢署查出,「橘子」涉參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爲京華城案行賄柯文哲1500萬元過程,且她去年8月27日從日本回臺、同月29日清晨訂購機票迅速搭機赴日,而搜索查扣柯1張撕碎紙條,拼湊還原發現寫着「晶華orange出國」等字樣,懷疑柯預先下條子要「橘子」出國避風頭。
檢方透過「橘子」的朋友勸她回臺說明未果,去年10月24日依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嫌,經合法傳喚且拘提無着爲由,對「橘子」發佈通緝,可能潛逃地點包括日本或澳洲。
「橘子」遲未到案,是柯文哲繼續被羈押禁見防勾串滅證的原因之一,質疑柯的網友喊話柯應叫「橘子」回臺說清楚。柯聲稱查扣紙條寫的orange(中譯即橘子)是arrange(中譯爲安排)的筆誤,並說「橘子」是個愛玩的小孩、去年5月離職後,2人很少聯絡。
柯文哲的律師團在北院審理京華城案時,表示「橘子」的男友證稱「橘子」在日本求學,去年8月回臺看牙醫,經醫師給藥治療無礙後,隨即回日本不耽誤學業,律師主張「橘子」返臺就醫行程連家人都不知,柯也不曉得,彼此無勾串滅證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