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剩料變黃金!高雄青年大玩「再生藝術」 將廢材變永續美學
青藝力2025大港企業 ReArt 未來再生藝術創作計劃展覽至 11/20截止。(圖/新願藝術提供)
在工地角落被視爲垃圾的剩料,在青年手中成了會講故事的藝術品。「青藝力2025 大港企業 ReArt 未來再生藝術創作計劃」成果展近日登場,34位高雄青年藝術家以35組作品,把工地剩料、產業廢材和天然廢棄物,變成跨界創作語彙,大玩創意打造永續美學。
這項計劃由高市府青年局指導,獲久騰營造、協治企業、中洲建設等6家企業提供材料,是公部門、產業與青年跨界協作的成功示範。新願藝術團隊表示,青藝力不只在高雄發酵,也吸引國內外青年參與,逐步形成具國際視野的文化品牌。
應用設計組首屆由林俊佑以卵獲得金獎(右),藝術再生組金獎則由曾玟婷無機生長獲得(左)。(圖/新願藝術提供)
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上臺致詞時提及,舉辦5年每年都有合作企業鼓勵,讓她有有持續舉辦的力量。(圖/新願藝術提供)
本屆獲獎藝術家與贊助企業家們一同合影,青藝力最高獎金35萬。(圖/新願藝術提供)
這場展覽裡的材料,大多曾經被丟棄,卻在藝術家手中迎來「第二春」。鋼筋纏繞成神經網絡,電線變身爲生命敘事;蛋殼拼貼燈罩,透光紋理象徵破殼新生,年輕創作者用敏銳視角和創意語彙迴應環境課題,注入一種不服輸的時代氣息。
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指出,青藝力連續5年串聯企業與青年,今年更獲文化內容策進院「ESG for Culture 影響力獎|產業策進類」肯定,實證藝術是永續的推手,不是旁觀者。她說:「我們不只要在材料中看到可能性,更要讓企業看到永續如何創造品牌價值。」
今年展覽新增「應用設計組」,讓「藝術」走入「設計實用」。林俊佑以《卵》奪金,他用廢棄蛋殼打造燈罩,讓尋常廢材成爲生活設計品;藝術再生組金獎由曾玟婷的《無機生長》獲得,她拆解電線纏繞金屬絲構築有機生長架構,把冰冷材料賦予生命感。
新願藝術團隊表示,青藝力正逐漸發展成具多元視野的高雄文化品牌,不僅吸引全國也吸引國際青年參與。從海洋保育、土地覆育到材料循環,這些作品以具體語言談論當代困境,也讓永續不再只有數據,而有了情感、想像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