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學院」開訓 大客車違規闖紅燈最多 AI車掌助提升行車安全

臺北市公車公會成立的「公車學院」31日開訓,首堂課邀請專家學者教授年資未滿1年的新進駕駛「防禦駕駛」觀念。(謝佳君攝)

公車行車安全近年備受關注,臺北市公車公會成立的「公車學院」31日開訓,首堂課教授年資未滿1年的新進駕駛「防禦駕駛」觀念。專家指出,交通事故中,人爲因素佔9成,2024年大客車違規又以闖紅燈846件最多。同時,雙北也規畫推動「AI車掌」,儘量減少駕駛和乘客互動,讓駕駛專心開車,提升行車安全。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公車是雙北市公共運輸的重要骨幹,每天載運超過100萬人次,駕駛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態度,直接影響乘客的安全與行車品質。除了公運處每年舉辦12場次行安講習以及4場次服務品質提升講習,公車學院成立後,今年公車公會預計再增加10場次的教育訓練。

國防大學運籌管理學系教授王中允指出,交通事故中,人爲因素佔9成,又以駕駛人過失佔絕大部分,對大客車駕駛來說,應謹記首要任務和使命是將乘客安全運送到目的地。而且駕駛應有防禦駕駛觀念,指的是光是遵守交通規則還不夠,也不能假定其他駕駛人都是守規矩且專心的,所以要主動採取各種防禦措施,做好危機預防,例如定期健檢、留意用藥及飲食安全、具備急救能力等,尤其要留意飲酒後約12小時酒精纔會慢慢代謝

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主任林洸賢進一步指出,去年含公車在內,大客車常見違規以闖紅燈846件居冠,其次是違規轉彎638件。但在引進右轉彎「指差確認」的作法後,違規事故大幅下降,不過,人行道駛出的自行車是這幾年要留意的大客車違規事故新型態。

臺北市公車公會理事長李博文表示,雙北公車運價今年初調整,提升服務也成重要指標,除了教授防禦駕駛觀念,之後還會安排曾有違規與肇事紀錄的駕駛現身說法,也有實車體驗營等動態課程。

他並指出,雙北也在推動「AI車掌」,儘量將駕駛區隔開來,減少和乘客互動,也規畫民衆在候車亭就能透過AI瞭解公車停靠站,減少民衆上車後再詢問駕駛是否停靠特定站點,都能幫助駕駛更專注於行車,減少事故意外。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