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樸寶劍貼臉!AI生成明星親暱合照恐「觸法」…陸專家喊侵2權

▲網友用AI生成與韓星樸寶劍的貼臉合照。(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中國AI應用程式豆包、即夢、可靈、通義、Vidu、美圖秀秀(AI功能)等近期被多人拿來生成與明星的親暱合照,生成姿勢如貼臉、背後環抱,甚至是親吻等,併發布在各個社羣平臺上,引起熱議及模仿。對此大陸法律專家也警告,這些AI生成明星合照是存在法律風險的。

▲金泰亨、李敏鎬也被不少網友拿來生成合照。(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據《新京報》報導, 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技術正在讓追星「變味」。社羣媒體上興起一股「炫耀」明星AI合照的熱潮,「拉近」不少粉絲與偶像距離的同時,也不乏「親密互動」。照片裡,有人精心營造與明星的曖昧場景,P圖痕跡真假難辨,這種依賴科技營造的虛假親近,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的界限,也悄悄越界。

明星AI合照已遭到多個粉絲羣抵制,聲明禁止將藝人的圖像、影片、聲音等資料「投喂」AI,要求粉絲自覺拒絕製作。不過,一邊是抵制的聲浪,一邊則是社交平臺上網友「求生成教學」。

▲韓星邊佑錫被生成親臉照。(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各個社羣(尤其小紅書)出現多篇相關貼文文案多爲,「我和邊佑錫、李洙赫合照了」、「抱田柾國非要摟我」「讓我離李鍾碩更近一點」、「終於圓夢啦…跟金泰亨貼臉」等曬照貼文,底下留言更不乏出現許多人「求AI生成指令」,相關現象不斷出現。

▲最多人生成的姿勢是貼臉,左爲李洙赫,右爲邊佑錫。(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有網友分享生成經驗,「生成一張『情侶合照』不需要明確的拍攝對象或工具,要看起來像偶然拍到的漫不經心的照片,男生女生親密一些,臉貼臉等,直接對豆包下指令就行。」

實測發現,AI生成一張真假難辨的合照,往往需要調教,這也促使網友找捷徑、求指令。在記者嘗試生成親吻動作時,即夢、通義、Vidu三款模型產品在提示詞含有「親吻」的情況下,依舊迅速生成了兩人面部有直接接觸的圖片。

▲還有不少人生成背後環抱姿勢,左爲張凌赫,右爲田柾國。(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相較之下,豆包、可靈則需要多次重新生成。其中,在第一次生成時,豆包顯示「抱歉,我無法產生你要求的圖片。」不過,這並不意味着豆包有嚴格限制,透過設定「兩人相互摟着、眼神看着對方,表現親密情侶感」等描述,豆包往往一次就能產生親密接觸的圖片。另外,可靈在相同提示詞(含「親吻」)測驗中,重新生成三次後,也可實現親暱合照。

當記者測試帶有「上半身肌肉」的指令詞時,上述五款模型產品均成功生成了男生裸露上半身,並抱着女生的圖片。此外,「投喂」未成年明星圖片,AI依舊「照單全收」,存在不少隱患。

▲摟肩姿勢也是不少人會下的指令,左邊爲未成年韓國男團成員馬丁,右爲李鍾碩。(圖AI生成/翻攝自小紅書)

北京大成(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指出,這類AI合照可能涉及「侵害藝人肖像權和名譽權」的風險,就算只在朋友圈、不公開社羣、羣組聊天等私域範圍傳播,侵權風險依然存在,「對於肖像權的侵權行爲而言,是否小範圍私域傳播並不會降低侵權風險。」

北京大學智能學院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辜負凌雲強調,即使在小範圍內傳播,從法律定義上看,只要未經同意製作了虛假肖像,併發送給了第三方,就已經構成了侵權行爲,可能隻影響損害後果的範圍界定。

他指出,「私人聊天中的內容極易被他人截圖或轉發,導致信息擴散到公共領域,一旦發生二次傳播,最初的製作者和傳播者將可能對後續更廣泛的侵權後果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