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英法 加拿大承認巴勒斯坦國 總理:加薩苦難令人無法忍受

以色列右翼活動人士30日在以色列和加薩邊境附近,參加定居者團體組織的集會,推動以色列在加薩重新定居。(路透)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30日指出,法國和另外14個西方國家呼籲全球各國採取行動,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法國期盼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之舉能夠營造出一股氛圍。

此外,繼法國和英國宣佈9月將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後,加拿大也表示跟進,支持巴勒斯坦國,建立更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30日表示,如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在2026年舉行一個哈瑪斯不能參加的選舉,並致力於其他民主改革,加拿大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卡尼日前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交談後,宣佈這一決定。卡尼表示,加薩人民的苦難程度「令人無法忍受,而且在迅速惡化」。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法國和沙烏地阿拉伯29日在美國紐約共同主持會議,15國外交部長會後於深夜發出上述聯合聲明。這項會議旨在重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並存的「兩國方案」。

巴霍在社羣平臺X帳號中發文說:「法國與14個國家在紐約集體呼籲:我們表達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願望,邀請尚未採取相同作爲的國家加入我們。」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週宣佈,他將於9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引發以色列和美國強烈反對。

英國首相施凱爾29日宣佈,英國9月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除非以色列採取各種「實質措施」,包括同意加薩走廊停火。施凱爾此一呼應法國之舉將使這兩個歐洲盟國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的先例。

加入上述15國共同聲明的包括西班牙、挪威、芬蘭,內容確認這些國家對於重啓兩國方案「堅定不移的承諾」。 包括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在內,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9個簽署國外長表達「願意承認或積極考慮我國予以承認」的立場。

在這項會議中,17個國家、歐洲聯盟和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共同呼籲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解除武裝、結束對加薩的統治,以終結在當地的這場毀滅性戰爭。

此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的戰鬥持續近兩年,超過6萬巴勒斯坦人喪命,饑荒在加薩蔓延,以色列的國際地位因此受到影響,以國民調也認爲戰爭該結束;但華爾街日報認爲,以國總理內唐亞胡尋求哈瑪斯徹底投降或毀滅,而哈瑪斯堅持武裝對抗以色列,在各自戰略目標無法彌合下,除非有一方先屈服,否則戰爭將延續下去。

報導說,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勝利,不足以排除哈瑪斯捲土重來、戰後重新統治加薩的可能性。儘管哈瑪斯同意放棄統治權力,允許技術官僚委員會在戰後管理加薩,卻未同意解散其武裝派系,讓以色列憂心哈瑪斯幕後操控加薩。

雖然以軍估計擊斃哈瑪斯武裝分子逾2萬人與加薩幾乎所有高層,但以國與阿拉伯官員都說,哈瑪斯還是加薩地區最強大的巴勒斯坦武裝力量。特拉維夫智庫國家安全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古特曼說,如果目標是徹底摧毀哈瑪斯軍事與作戰能力,戰爭「不是幾周或幾個月能結束的,而是耗時數年」。

在近來的停火談判中,阿拉伯官員說,以哈雙方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例如誰來分配人道主義援助、以色列軍隊將駐紮在何處、用多少巴勒斯坦囚犯來交換以色列人質以及開放加薩和埃及邊界等問題。

內唐亞胡的部分極右翼聯盟盟友更認爲,以國應暫停停火談判,專注于軍事擊敗哈瑪斯,徹底擊敗哈瑪斯比透過談判確保人質自由,對國家未來更重要。

在以色列國內,民調顯示,超過七成以色列人希望結束戰鬥,釋放人質。隨着戰爭持續,加薩大片地區被夷爲平地加上饑荒危機,以色列的全球聲譽遭受重創。

皮尤研究中心6月發佈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美國人對以色列有負面看法;英國暫停與以色列貿易談判,並加入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挪威行列,制裁以色列極右翼部長。許多以色列人表示,他們出國時不敢透露自己的國籍。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