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年時間,證明無國安威脅… 美禁DJI 開始倒計時?

圖/美聯社

大陸近來力推「低空經濟」,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當屬無人機。大陸製造的無人機因物美價廉,且可廣泛地應用在測繪、噴灑化肥等,在幅員廣袤的美國深受歡迎。然而,美國政府以國安爲由,管制大陸無人機在美銷售。不過,根據美國國會去年底通過的一項新法案,給全球無人機制造龍頭大疆(DJI)一年時間,至今年12月底,自證其對美國國安毫無威脅,否則將予以全面封鎖。

美國參議院去年12月通過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NDAA),其中強調因應來自中國的科技威脅,包括供應鏈安全和高科技產品的依賴問題,無人機也包含在內。

據統計,DJI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市佔率爲79%,而其消費級無人機在美國的市佔率則高達90%以上,廣泛應用在攝影、監控、農藥噴灑等多種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NDAA並未納入旨在禁止DJI無人機進口美國的「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反而給予DJI一年時間向「適當的國家安全機關」自證清白。若一年內,DJI未能說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使其宣佈該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沒有「不可接受的風險」,NDAA將要求FCC將之列入「受限名單」(covered list),FCC也不得授權DJI廣播其無線電波,以及使用美國固網連線,並禁止其產品進口美國。

DJI在網站View Points發文指出,該公司未被禁止在美國銷售產品,並感謝美國無人機社羣的支持和向美國國會議員遊說。

美國使用者認爲中國無人機難以取代。一位北卡羅萊納州農民表示,他利用無人機爲其玉米田進行空中噴灑化肥,一架中國無人機的價格爲35,000美元,「美國製無人機的不論性能、操控方面都不如DJI無人機,但價格卻是DJI的兩倍。」

MIT Technology Review則指出,DJI的總部位於深圳,其周圍城鎮已形成無人機產業供應鏈,可將零件的成本壓到極低。美國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達60億美元,若將DJI封殺,也不會催生出一個可與之匹敵的美國無人機企業。

「無人機和自動化系統倡導組織」(AUVSI)總裁羅賓斯(Michael Robbins)反對立即實行禁令,該組織呼籲政府透過投資支持美國無人機制造業,使其在能力和成本上,超越中國這個競爭對手。

目前,美方正積極扶植Skydio、Teal和Vantage Robotics 等無人機企業,企圖取代DJI。儘管保有技術領先,但缺乏規模經濟,且成本過高,不具價格優勢,要建立非紅產業鏈,尚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