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近兩年最好的10部犯罪劇排名:《掃毒風暴》第5,第1沒有爭議

說到觀衆最喜愛的國產劇題材,那犯罪劇必有一席之地。

生動寫實的記錄了犯罪分子和警察之間的激鬥,既展現了人民公僕的勇猛堅韌,也描繪了犯罪分子的醜惡,爲老百姓敲響警鐘。

像最近剛剛收官的《以法之名》、熱播的《掃毒風暴》,以及即將接檔的《利劍玫瑰》,都深受觀衆喜愛。

所以今天就帶着着這份“喜愛”,回望過去兩年的犯罪劇,並從中選出“口碑最佳”的10部劇。

它們有的以勁爆大尺度畫面打響名號,有的表面淡然如水實則直擊人性黑暗。

看看究竟誰,是你心目中的“最佳”——

第十名,《漂白》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5.3分

《漂白》距今爲止已經累計13.12億的有效播放,是迷霧劇場有史以來熱度最高的作品。

該劇雖改編自小說,但書中講的故事卻是血淋淋的真實事件。

在那場轟動全國的哈爾濱絞肉機特大碎屍案中,四個惡魔組成了“肉聯廠”犯罪天團,了結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

其中王千源演繹的犯罪首腦“鄧立剛”最爲狠辣,雖然也是被逼無奈才殺了人。

但後面卻徹底瘋狂,殺人不眨眼,沾了血的橘子也能吃,看得觀衆一陣反胃。

他的同夥也是情人,是由王佳佳演繹的蛇蠍美人“宋紅玉”,上一秒可能還在和你說笑,下一秒錘子就落你頭上,可怕至極。

任重和宗俊濤演的小弟也不簡單,殺人分屍拋屍一連串,搞完還能頓湯喝。

劇裡那些大尺度血腥畫面瞬間在網絡上引爆熱度,吸引了大批觀衆觀看。

但流量是把雙刃劍,《漂白》熱度高了,問題自然就出來了。

像美化犯罪者、弱化警察、還有劇外替身演員受傷等事情都被挑出,掀起不小的風波,劇集口碑也飛速下滑。

這也算是給國產犯罪劇提了個醒,不能只爲尺度謀噱頭,要深入探討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第九名,《以法之名》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6.9分

《以法之名》是今年首部掃黑反腐的司法劇,它一出手就震驚全場,直逼《狂飆》《人民的名義》的地位。

故事主線是檢察院十一部刀刃向內,反腐反黑,審查自家人。

雖然有點老套,卻史無前例的向觀衆徹徹底底揭露了執法者的暗黑和扭曲。

一開場就利用檢察官自殺、黑惡勢力集團老總入獄一度擾亂觀衆思想。

看似事情很簡單,然而隨着劇情深入,觀衆才漸漸發覺不對勁:你想的善並非善,你眼中的惡也不一定惡。

那羣在會議桌前侃侃而談、春風拂面的西裝革履體面人兒,背後隱藏着無數黑暗。

有的爲了錢財成爲黑惡勢力保護傘,有的爲了權力成爲惡人的狗腿,有的爲了保全自己選擇當個“傻子”。

而那去世的檢察官和萬海不過是他們權利遊戲中的犧牲品。

這場遊戲中當然有人一直在堅持,法庭上高喊“無罪”的律師、堅查到底的法院領導、還有奔赴一線的檢察官。

只可惜,最後的最後,《以法之名》還是爛尾了。

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全死了,連一絲希望都不給人民留,實在難受。

正劇的結尾,不該如此!

第八名,《棋士》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7.5分

《棋士》作爲王寶強時隔多年迴歸電視劇領域的首部作品,剛官宣時掀起不小的震盪,多數觀衆吐槽這是翻拍了《絕命毒師》。

但在開播後發現,雖然某些人物設定上有些相似,但《棋士》的拍攝風格以及角色塑造更加細膩生動,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一箇中年男人在婚姻、親情、工作上統統失意後開始黑化,通過圍棋練就了極高的犯罪手法,幫助反派逃生後徹底陷入沼澤。

在金錢的誘惑下他越陷越深,可對於家人的留戀,還是讓他徘徊在善惡交界線,那種掙扎壓抑複雜情緒被王寶強展現的淋漓盡致。

直到大結局才最爲震撼。

警察變成企業家、妻子給如入獄丈夫鞠躬、衣服打開的口袋等畫面,都留給觀衆想象空間,側面暗示該劇的結局時“壞人獲勝”。

國產劇能達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第七名,《三叉戟2》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7.7分

以往電視劇分兩季,都會毀在第二部,然而《三叉戟》是越來越精彩,整整四年沒讓2億觀衆白等啊!

陳建斌、董勇、郝平三個老戲骨領銜坐鎮,飆起戲來堪稱視覺大賞。

當然,該劇更精彩的還得是它的故事。

三位中年警察面對各種新型詐騙不畏艱難,跟犯罪份子作鬥爭,接受新時代飛速發展帶來挑戰。

這部劇肯定少不了犯罪劇該有的緊張刺激,但它還有着獨特的戲劇特點,三個人查案時“鬧了”不少笑話。

第一次查案碰上仙人跳,兩個女人一邊勾引,一邊聯合冒充警察的同夥假裝掃黃,三個真警察反應過來後,直接給人扣住。

第二次到KTV找人,又遇上真掃黃,打草驚蛇給人嚇跑了,三個人的查案之旅時真艱辛。

看到最後案子越來越深入,警察的處境也越來越危險,徐國柱、夏春生的犧牲讓無數觀衆痛哭。

甚至有人直言:

這就是好劇帶來的正面精神導向。

第六名,《邊水往事》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4年/7.9分

《邊水往事》的到來算是又給國產犯罪劇提升了一個檔次。

作爲東南亞邊境片,編劇摒棄了以往電信詐騙、販毒吸毒的老套故事。

而是通過“邊水行業”,也就是給毒販走私運送生活物資,一步步帶出屬於東南亞邊境的陰暗。

故事的主人公“沈星”來到這個地方後,除了捱打還是捱打,直到成爲達班的一員開啓跑山,才稍稍得到了點庇護。

不過,達班的老大“猜叔”還不是地位最高的。

他們所在的三邊坡屬於三不管地帶,常年硝煙不斷,黑白兩道扎堆,還有商人、政客、黑幫、禪僧在這裡盤根錯節。

誰最厲害?還真說不準。

看看各方僱傭軍戰火連綿不決、巷子裡的口爆菠蘿、花田裡用斯人扎的稻草人,都在展現各方勢力的可怕。

沈星能在這裡活到最後實屬幸運,得到了猜叔、“條狗”王安全等人最後一絲善意,也側面折射出小人物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根本無法生存。

看完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震撼又空虛,值得二刷細品。

第五名,《掃毒風暴》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8.0分

《掃毒風暴》看到現在,心頭就一個感受:害怕它被下架。

因爲他真的太敢拍了,黃賭毒三個方面,五百都在打擦邊球,盡全力爲我們展現其中黑暗。

吸毒過程、毒癮發作、髮廊的陰暗、毒販的狠辣,觀衆看得那叫一個過癮。

故事節奏很緊湊,每段戲都不多餘,把反派盧少驊的黑化之路拍的格外細膩。

期間,侄子爲他一命抵一命,師傅以死定罪爲他奪取一線生機、被他拋棄的啞女和原配妻子,都看得人揪心。

同時,秦昊精彩絕倫的演技也爲這個角色增添不少色彩,他和段奕宏的正面硬剛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令人心跳加速。

如今他逃往國外陷入了更大的狼窩,毒販的毫無人性令他震驚,不知他接下來將如何逃離這裡。

而另一邊警方抵達異國,身份信息卻被內奸暴露,直接陷入被動局面,也就說明肯定要有人犧牲了。

真心希望這場掃毒風暴快快平息,讓那些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千萬千萬別爛尾!

第四名,《沙塵暴》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8.1分

《沙塵暴》,我願稱之爲今年“最被低估的犯懸疑罪劇”!

也許是劇宣不到位,所以它給人一種來去匆匆之感,可只要細細看完,你會發現12集,全程無尿點,處處高能。

故事由一樁大西北錯判案件而展開,鍋爐裡一下掉出兩具屍體瞬間引起警方警覺,調查後他們發現,八年後的案子和八年前的案子有着密切聯繫。

兩條線就這樣逐漸交匯,警察搜查證據追兇,犯罪者逃避錯誤,當它們徹底碰撞,將會產生劇烈火花。

看完這部劇,非常想誇一下編劇,他對人性的描繪實在太細膩了。

無論是花季少女所嫁非人後的反抗失敗,還是叔嫂之間的不倫之戀,又或是老實人發起瘋最狠,編劇總能一刀見血,捅向人性最黑暗處。

劇裡角色做出的每一步,背後都是深深的執念,看完後勁真的很大!

第三名,《無盡的盡頭》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5年/8.3分

在得知這樣一部劇即將播出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欣喜的。

因爲,終於有導演願意、敢於直面未成年人犯法題材了!

思想在進步,法律在完善,電視劇這種藝術作品更要改變,《無盡的盡頭》真的很敢拍!

全劇一共講述了校園霸凌殺人案、天生壞種進監獄照樣鬧事兒、幼童被人販子折磨逼着偷竊。

還有女孩被親生父親推入湖裡、舞蹈學院校長性侵未成年少女等多個案子。

而藝術來源於現實,這些案子在現實生活裡都有對標,實際情況要比我們看到的還要慘烈。

孩子出事他們一輩子都要處於黑暗,同時父母將更加悲憤難過。

這樣的大尺度作品不是爲了圖個刺激。

而是讓我們銘記痛苦,看見後果,不斷地警醒和聚集未成年人保護。

建議有孩子的家長都去看看,加強對孩子的瞭解和照顧!

第二名,《狂飆》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3年/8.5分

現在的劇口碑熱度很難對等,難以稱上大爆劇。

而《狂飆》的開播,才讓觀衆真正見識到什麼叫做“現象級大爆劇”。

熱度高開飆走,不僅拿下央八近9年來收視第一,全劇平均收視率高達1.54,平臺熱度突破11800,在當年沒有一部劇能跟它對打。

那麼它爲何能夠如此受歡迎?究其原因有一點:拍出了小人物的無奈。

安欣作爲一個心中有光的警察,卻被現實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消耗。

他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變成了滿頭白髮的中年人,道盡這一路的艱辛。

高啓強本是安分守己的底層小魚販,他也曾想過守護“安欣”這道光,奈何生活重壓讓他不得不靠近黑暗。

在嚐到權力帶來的快感後徹底淪陷,漸漸蛻變成京海的龍頭大哥。

看到最後壞人被繩之以法,心中都沒有許多歡樂,既是被張頌文和張譯的演技給驚呆了,也是被他們之間作爲朋友、敵人的複雜情感鉤住了。

結局,高啓強與安欣相對而坐,他舉杯慶祝,祝賀什麼呢?

我想......是解放吧,他再也不用掙扎不用痛苦了。

也希望每個在生活中奮鬥的人,不要誤入歧途,平平淡淡也是真。

第一名,《漫長的季節》

播出時間/豆瓣評分:2023年/9.4分

《漫長的季節》,犯罪懸疑劇巔峰之作,能跟它比拼的恐怕只有《沉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

但近兩年,還真沒有能比它好看的,排在一名實至名歸!

100多萬人爲它打出9.4的高分,豆瓣評論區全是五星好評,而這樣的成績和評價,不摻一滴水份。

許多懸疑劇乍一看會很燒腦,可若是仔細推敲就完全不行了,可這部劇,不論你從哪段開始推,都能銜接上。

故事背景是東北,在這片熱情的土地上,不管拍什麼題材的劇,都有個很大的共同點——接地氣兒。

劇中的那些單位的八九十年代老建築,家裡的擺設,錄像廳,都是八零後親身經歷的。

還有主題曲《再回首》,就像穿越到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看劇期間非常的親切熟悉舒服。

在這種背景下拍攝的懸疑劇,那種凜冽悲愴的色彩會更容易對比展現,《漫長的季節》就是如此。

老馬醫院裡的頓悟,中風後的清醒,嘴歪眼斜的演繹案情,處處令人歎爲觀止。

最後那句“老馬,還是你行啊”,算是給了半生追案的一個認可和交代,內心無盡的酸楚換來的一絲慰籍。

這部劇所有演員都演得太好,好的讓人不忍看下去,每一遍忍不住的回味都是心痛。

結語

犯罪劇就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滿足觀衆不斷接近死亡、感受死亡來臨的好奇心。

同時在警方一步步接近真相時,享受那不可多得的探索欲和刺激感。

精神亢奮、煩惱轉移,人們努力了一天得到疲乏便得到舒緩,這就是犯罪劇的意義之一。

此外更大的精神層次,是它們能夠從不同領域、不同視角展現罪惡、展現那些默默奮鬥的公職人員,也是觀衆瞭解社會的另一面的辦法。

那麼,最後想問大家,在你的心中,那部劇算是“犯罪劇天花板”呢?

快在評論區討論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