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奇 啓動蛋白質病變快篩產品化

格瑞奇由董事長張翔毓博士領軍,以分子層級出發,在疾病成形前,即提供及早介入的機會。圖/格瑞奇生物科學提供

健康檢查對於無症狀、外表看起來沒有疾病的正常人而言其實別具意義,因科學研究指出,許多慢性病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致病機制,早在臨牀症狀出現前的數年甚至十年間悄然發生改變。

格瑞奇生物科學自主開發「高解析蛋白質病變分析技術」已完成關鍵驗證,並啓動快篩產品化進程。原應用於醫療院所的高精度檢測技術,轉化爲更快速、操作簡便側流式快篩,可望讓疾病風險早期偵測,從專業醫療延伸至臨牀與日常健康管理場域。

計劃推出兩款創新快篩,以蛋白質結構病變作爲疾病預防的起點,協助民衆在無病感階段即做出改變,扭轉命運的走向。「糖尿病前期快篩」透過病變蛋白預測代謝壓力,以尿液檢測與糖尿病前期相關的病變蛋白,相較於需等待數月的傳統血糖或HbA1c檢查,該產品提供更早期、更靈敏的偵測方式,無需抽血即可隨時於家中操作。適用於有家族史、生活型態不佳,或自覺健康風險升高等族羣,篩檢陽性者可及早調整飲食與運動習慣,降低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風險。

另外,COVID-19康復者常出現腦霧等症狀,與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發炎及蛋白質病變息息相關,「長新冠腦霧快篩」可偵測與神經功能下降有關的特定病變蛋白,協助評估神經系統是否已受早期干擾。對出現記憶力下降、思緒混亂等主觀症狀者,可提供客觀科學依據,作爲進一步就醫或生活調整參考。

格瑞奇也同步將其核心檢測技術移植至微流體篩檢平臺,打造「蛋白質結構病變整合分析系統」,透過一次血漿取樣,即可同時篩檢神經退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重大疾病相關病變蛋白。

該平臺設計用於高風險族羣早期預篩與亞臨牀階段的健康監控,也能在臨牀中進行生物標記分類與療效追蹤。讓醫療人員最早時間掌握潛在病變訊號,也開啓進攻高階預防醫療市場。

董事長張翔毓博士指出:「傳統醫學多以症狀爲起點,我們則從分子層級出發,在疾病尚未成形、未被定義前,即找出其風險訊號,提供及早介入的機會。」他強調,格瑞奇已研發並取得專利廣效型蛋白質矯正藥物,未來將與相關快篩搭配使用,加速推進無症狀期的治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