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禮制藥披露減肥新藥最新進展,今年股價累計漲幅超150%

3月12日,歌禮制藥發佈公告披露,ASC47單藥療法澳大利亞Ib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健康受試者和肥胖症患者中的單次皮下注射研究取得積極頂線結果。此外,該藥聯合司美格魯肽的新藥臨牀試驗申請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

截至3月12日收盤,歌禮制藥股價爲7.8港元/股,漲幅6.12%,今年初至3月12日收盤,其股價累計漲幅達159.14%。

兩款減重藥相繼披露新進展

據歌禮制藥公告,ASC47爲其自主研發的脂肪靶向、超長效皮下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受體β(THRβ)選擇性小分子激動劑,是脂肪靶向、治療肥胖症的減重不減肌候選藥物。該藥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健康受試者和肥胖症患者中的Ib期單次皮下注射研究分別顯示出了長達26天和40天的半衰期,支持每月一次至每兩月一次給藥。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健康受試者和肥胖症患者中均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此前的臨牀前數據顯示,在頭對頭飲食誘導肥胖小鼠模型中,低劑量ASC47與司美格魯肽聯合用藥比司美格魯肽單藥療法多減重56.7%,且不減肌。

或受上述利好消息影響,歌禮制藥的股價在今日開盤後一度衝上今年最高股價7.99港元/股。

2月19日晚間,歌禮制藥還披露了旗下另一款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ASC30獲得良好臨牀數據。公告披露後,其股價在2月20日大幅上漲34.45%。雖然歌禮制藥佈局GLP-1受體激動劑較晚,但ASC30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既可每日一次口服也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用於治療肥胖症的小分子GLP-1受體偏向激動劑,具有獨特和差異化性質,使得同一小分子同時適用於皮下注射和口服片劑給藥成爲可能。

多家證券機構的研報均看好歌禮制藥旗下管線ASC30和ASC47的全球競爭力,市場空間廣闊。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爲,儘管ASC30、ASC47處於早期研發階段,但在臨牀早期實驗結果中安全性與療效均表現優異,且ASC30實現在同一小分子下兼容皮下注射和口服兩種給藥方式,而ASC47具有明顯的靶向性,均實現創新突破,具有良好前景。且歌禮制藥手握足量現金儲備,足夠保障5年以上的研發投入需求。

歌禮制藥的股價一度在2024年8月23日觸底0.76港元/股。國元國際2024年9月3日發佈的研報認爲,歌禮制藥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在股價觸底後,歌禮制藥股價開始快速反彈,2024年8月23日開盤至今年3月12日收盤,短短近7個月時間,股價累計漲幅高達862.96%。

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研發競速

近年來,GLP-1受體激動劑掀起了降糖減重熱潮,千億美元的賽道吸引衆多藥企入局。隨着常見的注射劑型開發入局者增多,便捷的口服劑型更具有差異性,但研發難度不小。目前的研發方向主要有兩個方向:多肽類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其中,多肽類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已有口服版司美格魯肽獲批上市。

圍繞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的研發,很多藥企都在努力,目前尚無產品獲批上市。除了歌禮制藥外,國內還有恆瑞醫藥、華東醫藥、信立泰、聞泰醫藥等企業在積極推動研發,跨國企業羅氏、禮來、輝瑞、阿斯利康、默沙東等也在積極佈局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其中,恆瑞醫藥的HRS-7535是國內首個進入三期臨牀試驗的口服小分子GLP-1製劑。

今年開年來的最大一筆對外授權交易,就涉及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1月10日,國內創新藥企先爲達生物宣佈,已將包括口服伊諾格魯肽、長效皮下注射胰澱素受體激動劑等3款產品,在大中華區和韓國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產品組合的獨家權利,授予英國生物藥企Verdiva Bio。交易首付款近7000萬美元。此外,先爲達生物還將有權獲得最高24億美元的潛在開發、註冊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產品商業化後的分層銷售額提成。其中,口服伊諾格魯肽是先爲達生物在研的一種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已進入二期臨牀階段,是全球臨牀進展較快的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

在逐漸開“卷”的GLP-1市場,差異化是增加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多靶點、新劑型的GLP-1類藥物研發項目也在增多,而最終受益的是患者。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