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產併入華髮集團之際 原董事長魯君四被查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4月14日,珠海市紀委監委發佈消息稱,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免稅”)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魯君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珠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魯君四於1966年出生,曾在珠海市國資委旗下多家企業擔任要職。2008年6月至2022年6月,魯君四任格力地產(600185.SH)董事長,其間曾兼任格力地產總裁;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任格力地產控股股東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投控”)董事長;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任珠海免稅董事長。
魯君四執掌格力地產14年期間,格力地產曾爲“珠海地產三劍客”之一,且在上市後逐步從房地產開發向口岸經濟、海洋經濟、現代服務相關業務延伸。2020年,格力地產首次提出擬收購珠海免稅100%股權的意向,但後來,涉及這筆收購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几經調整,且其間波折不斷,包括魯君四本人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違法行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就在珠海市紀委監委發佈魯君四被查消息同日,已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格力地產宣佈其控股股東股權結構變動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格力地產正式成爲珠海華髮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髮集團”)下屬三級子公司。
魯君四被查是否涉及格力地產或珠海免稅相關業務?隨着控股股東股權變動,公司業務是否面臨分拆重組?4月15日,格力地產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因目前公司處於股東結構調整階段,其間公司及相關領導暫時不方便接受媒體採訪。相關內容以公開信息爲準。”
曾經的“靈魂人物”
曾經,名字中還帶着“一匹馬”的魯君四可謂格力地產的靈魂人物。
根據此前格力地產官網披露,2004年,“時任格力集團副總裁的魯君駟(四)出任房地產專責工作小組組長。面對當時幾近停業的地產業務,帶領當時僅有的7名員工,在9平方米簡陋辦公區域,從零開始艱難起步。”直至2015年,經歷重組、借殼上市的格力地產正式脫離格力集團,開始獨立運營,珠海投控成爲其新控股股東。此前,魯君四已於2014年3月起任珠海投控董事長。
雖然頂着“地產”之名,格力地產卻早早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口岸、金融、醫療、免稅等。2020年5月,格力地產發起對珠海免稅100%股權的收購,計劃“發展成爲擁有以免稅業務爲特色的大消費產業、發展可期的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以及堅持精品化路線的房地產業三大板塊爲核心的大型上市公司”。也就在此時,格力地產宣佈珠海免稅託管珠海投控,魯君四已獲委派擔任珠海免稅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不過就在2020年年底,魯君四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違法行爲被立案調查,格力地產重組事項隨後暫停。直至2022年6月16日,格力地產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因工作調整原因免去魯君四董事長職位的議案,魯君四本人沒有出席這次會議,但實際參加會議的6名董事全部投了同意票。就在次日,格力地產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從上饒市公安局獲悉,魯君四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被上饒市公安局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該事項系魯君四個人事項,不影響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
到了2022年11月,格力地產完成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魯君四不再擔任公司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如今再看格力地產官網關於公司“發展歷程”的敘述,早已不見“魯君四”的蹤跡,且顯示:“今天的格力地產,是所有員工勤奮創造的。”
變身“珠免集團”
魯君四離開後,格力地產調整原重組方案,繼續推動重組。
到了2024年,伴隨重組方案一波三折,格力地產宣佈僅謀求珠海免稅的控股權,同時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仍是格力地產主要的收入來源。Wind數據顯示,2020—2023年,公司房地產業務收入佔比保持80%以上。
2024年年末,格力地產宣佈完成重大資產置換,置入珠海免稅51%股權,並置出非珠海區域5家房地產子公司100%股權,公司戰略定位變更爲以免稅業務爲核心,圍繞大消費產業鏈建立運營、投資的企業集團。
今年3月,格力地產公告擬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經營範圍及修訂公司章程,公司中文名稱擬變更爲“珠海珠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擬變更爲“珠免集團”,股票證券代碼不變,經營範圍從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等擬變更爲免稅商品銷售及一般項目。
即將變身“珠免集團”之際,4月10日晚間,格力地產稱收到珠海投控的通知,其股權結構將發生變動。根據格力地產實際控制人珠海市國資委出具的通知,將珠海投控整體無償劃轉至華髮集團,作爲華髮集團下屬二級企業管理。
4月14日晚間,格力地產宣佈珠海投控100%股份已無償劃轉至華髮集團,這導致華髮集團間接控制珠海投控持有的格力地產44.95%股權。劃轉完成後,珠海投控控股股東由珠海市國資委變更爲華髮集團,格力地產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會發生變更。
根據業績預告,格力地產預計2024年淨利潤虧損12.5億—17.8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15.1億—21.3億元,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包括,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項目結轉毛利率下降;公司結合當前市場情況,擬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