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收了美元買美債 美國纔是在佔全世界便宜

川普總統提出的又大又美法案是近年來最昂貴的法案,估計增加美國債務超過3兆。路透

美國政府債務累積速度驚人,市場憂心減稅法案會導致財政赤字持續擴大;財政部長貝森特強調,美債永遠不會違約。

減稅法案經國會兩院通過、川普簽署生效。川普的構想是,對所有的進口國加徵至少十%到十五%的關稅,這樣一年就有二千億美元以上的稅收,可以支應減稅案未來十年可能增加的三點三兆美元財政赤字,減稅項目包羅萬象,所以他宣稱是「又大又美」法案;龐大的赤字是輿論爭議的焦點,離開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也多次重砲抨擊。

過去十年,美國政府實施多項減稅政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川普第一任期所通過的「二○一七年減稅就業法案」,將企業所得稅從卅五%降到廿一%,也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此外,二○一五年「保護美國人免受稅收增加法案」、二○二○年「因應COVID一九疫情」減稅法案。過去十年稅收損失一點七五兆美元。

川普當然知道,對個人、企業減稅,是最能收攬民心、提高自己民調、聚集共和黨選票的有效方法;因而產生的財政赤字,先擺一邊。

減這麼多稅,政府入不敷出,當然造成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從二○○二年開始,連續廿四年出現赤字,累積金額高達廿八點二兆美元;僅二○二五年赤字就超過一點九兆美元。

美國財政赤字龐大,主因是社福支出不斷增加;軍事支出浩繁;歷屆政府多頻次的減稅政策;再加上國債利息不斷上升。

財政赤字擴大,就發行美債彌補,美債不斷增加,以債養債信用滑坡。二○○○年以後,美國曆任總統在卸任時留下的美債:柯林頓二○○一年五點八兆、布希二○○九年十一點九兆、歐巴馬二○一七年廿點二兆、川普第一任期二○二一年廿八點四兆、拜登二○二五年卅六點二兆。

今天美債已破卅六兆美元,是GDP的一二二%;柯林頓時的財政部長魯賓、桑莫斯說,減稅法案通過後,十年後美債是GDP的一三五%。美債賣給美國國內的大型企業、大銀行、私募基金,以及聯準會;還有外國政府、銀行、保險公司、大企業。現在美債利息,每年超過一點六兆美元,數字大於美國二○二六年預計的國防總預算一兆美元。美債和利息的不斷增加,國際信評機構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公司先後對美債降評,損傷很大。

減稅造成財政赤字;財政赤字過大就發行美債彌補;美債過多利息加大,債評降等;殖利率上漲,利息支出增加;財政赤字雪上加霜。美債雖不會倒,但這惡性循環不斷的重複上演。

將美國整體經濟循環透視看:世界各國勞工胼手胝足製造好商品賣到美國,滿足美國人民重度消費與高度浪費;美國因貿易逆差,美元流向外國;外國企業、政府持有大量美元;外資迴流買美債;美國政府獲得資金挹注財政赤字;各國再將好商品賣到美國換美元。

周而復始的大循環,美元、美債依仗美國幾十年累積的國力、威望、信譽做後盾,顯現的就是「美元霸權」。各國將好的商品賣到美國,最後換回來的美債:一種很難快速清償、由美國政府擔保可領息的借據,這對各出超國來說,真是情何以堪?川普常掛在嘴上說「世界各國都在佔美國的便宜」,這話怎對?或許說「美國都在佔世界的便宜」還允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