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無法考國防醫 海基會:法令未修訂前還是要依法
師大附中學生近日表示自己報考國防醫遭拒,陸委會指其3歲來臺,依法需要「身分轉換」20年纔可報考,對於這項法規制度,海基會9日指出,尊重招生單位審查結果,但也表示,在法令沒有修訂之前,還是要依據法令,如果有民衆來反映的確有討論空間,海基會也會跟陸委會等單位反映。
最近師大附中的學生要報考國防醫學院,雖然父母都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但是因爲出生在南京且3歲來臺,陸委會副主委樑文傑8日表示他有繳交過除籍證,所以須要滿20年纔可以從事一些國防機構的人員。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9日下午舉行例行背景說明會,本報記者就上述案件詢問海基會的看法,以及是否會向陸配朋友們或是陸配的二代徵詢意見給政府做參考,對此他表示,海基會基本上是尊重招生單位的審查結果,這是根據招生簡章相關的規定所做出來的一個結論。
再者黎寶文強調,兩岸人民關係條例21條規定,必須要在臺灣設籍滿20年,所以在法令沒有做相關的修訂之前,還是要依據法令來做,如果說這樣子的議題真的會引起大家討論,或者認爲有討論、修正的必要,若海基會有收到相關的徵詢,會先請民衆注意自己意願跟法律規定是不是符合,而如果有民衆來反映這樣子的規定的確有討論空間,海基會也會跟陸委會、相關單位來做一個反映。
至於10日將進行的陸配大遊行,黎寶文指出,海基會永遠是陸配朋友最堅強的後盾,不論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海基會都希望能夠在第一線給予他們協助。至於上街頭遊行,黎寶文強調這是每一個現代公民基本權利,也是民主國家裡面正常表達言論的機制,只要是合法申請的,「我們也都沒有什麼意見」。
陸委會副主委樑文傑8日就陸配遊行指出,主辦單位更生黨和新黨,「我最近聽說他們可能比較害怕人數不足,所以又弄了一個說是要『挺剴剴』(指剴剴案遊行),所以想要把這兩個活動合在一起、魚目混珠,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必要」。
對於兩岸條例規定大陸來臺需要20年設籍的規定,導致年幼來臺的學生無法報考軍校,海基會副秘書長兼發言人黎寶文9日指出,若有民衆來反映這樣子的規定的確有討論空間,海基會也會跟陸委會、相關單位來做一個反映。(記者廖士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