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中國|智慧領航 蜀韻添彩 成都航空樞紐進階之路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看中國|智慧領航 蜀韻添彩 成都航空樞紐進階之路)

開始對話視窗。離開會取消及關閉視窗

結束對話視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廣網成都2月20日消息(記者 王穎)2月24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將正式重啓,標誌着雙流機場重回“雙航站樓時代”。此次T1航站樓的啓用,不僅是硬件設施的升級,更體現了民航事業在科技、文化、服務等多維度的高質量發展,爲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注入新動力。

即將啓用的雙流機場T1航站樓大廳(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在我國民航事業蓬勃發展的進程中,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不斷蛻變成長。歷經多次改擴建,規模與功能持續升級。2001年10月26日,T1航站樓啓用,成爲當地旅客出行的重要樞紐。隨着航空出行需求日益增長,2012年8月9日,T2航站樓也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機場的旅客吞吐能力,有力推動成都民航事業邁向新高度。

機場中的裸眼3D(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對於成都這座城市而言,雙流機場T1航站樓承載着深厚的城市記憶與市民情感。它是許多成都人首次乘飛機出行的站點,承載着外出求學、工作、旅遊的重要記憶,串聯起城市與外界的聯繫。不少市民從這裡開啓人生新旅程,已然成爲城市公共記憶的一部分,與成都人的出行生活緊密相連。如今T1航站樓再次啓用,既延續市民情感紐帶,也將爲市民出行帶來更多便利,而這份便利的背後,是全方位的升級與優化。

自助行李託運(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在智慧出行方面,T1航站樓以科技創新爲核心,全面提升數字化、智慧化服務水平。走進一樓大廳,8套全新的行李自助託運設備和12套智能安檢設備映入眼簾。這些設備操作便捷,增設的操作演示屏和行李條綁定動圖,幫助旅客快速完成託運流程,熟練旅客僅需1分半鐘即可完成。安檢區引入智能安檢閘機,旅客刷身份證並進行人臉識別,通行時間從傳統的55秒縮短至10秒左右,系統集成活體識別、尾隨識別等多種功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保障安全。此外,T1航站樓成爲西南地區首家大面積採用A2級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的民用機場,搭載“非接觸式”探測技術,結合人工智能分析可疑物品,降低安檢員工作強度,使旅客過檢更加順暢。如此高效的智慧化升級,也爲航站樓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韻味。

航站樓裡的小花園(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在文化打造上,T1航站樓在改造中融入豐富的巴蜀文化元素。在B、C指廊端頭分別設置“竹茗雅韻”“巴山蜀水”“古蜀文明”3處主題人文藝術裝置,將四川非遺文化、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融入其中。C指廊的“古蜀文明”藝術裝置融合三星堆、金沙遺址元素,B指廊、BC到達連廊設置數字藝術裝置,一樓到達指廊的BC藝術長廊互動屏,讓旅客與川蜀特色藝術作品互動,候機時光成爲文化之旅。豐富的文化體驗之外,T1航站樓也沒有忽視旅客的實際需求。

“竹茗雅韻”主題人文藝術裝置(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在服務提升層面,商業與休憩設施的升級,爲旅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航站樓引入50餘家商業店鋪,其中15家爲首店,涵蓋零售、餐飲、休閒等業態。設有2400餘個座椅,836個帶充電口,覆蓋率達50%以上,還有43組上網桌和160餘個高腳凳,滿足旅客多樣化需求。爲防止旅客走錯航站樓,雙流機場提供全方位諮詢服務,設置免費擺渡車、醒目標識、快速安檢通道,對符合條件的旅客提供免手續費改簽或退票服務,並建立多部門協同應急機制。

候機休息區(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歷經改造升級,雙流機場T1航站樓以全新面貌迴歸,它不僅是成都民航發展的見證者,更是這座城市與世界相連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