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站位謀劃 高標準推進辦學水平提升

近年來,無錫立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方針,秉持“承立信精神、傳立信文化、育立信工匠”的辦學理念,就如何做好中職教育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理念先行,謀篇佈局,擘畫新藍圖

新發展格局構建和數字化改革帶來了全方位的變化,人口變動趨勢和產業向高端提升,這些都對中職教育發展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強化中等職業教育重要基礎地位,調整其目標定位,優化發展路徑和結構迫在眉睫。學校高站位謀劃發展藍圖、高標準做優頂層設計、高質量推動治理創新。

高站位謀劃發展藍圖。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鞏固自身優勢、對標發展高線,着力打造全國知名職業學校和江蘇聯院標杆性分院。

高標準做優頂層設計。學校科學制定“十四五”及“雙優校”發展規劃,秉承立信校訓,遵循“承立信精神、傳立信文化、育立信工匠”價值追求,深化“建專業品牌、育學生品位、樹學校品質”的工作目標。

高質量推動治理創新。學校實施黨建領航,深化內部治理,以章程爲統領,梳理管理制度,創新“政校行企社”五方共同決策機制,實現組織管理體系重構、資源力量重組、業務流程再造,構建了“黨委領導、校長負責、專家治學、民主管理、依法辦學、多元參與、校系兩級”的治理體系;強化績效目標與學校戰略目標協調統一,實施“成果導向,分級落實”工作機制,制定考覈方案,將重點任務納入系部和部門績效考覈,激發工作積極性。

對標產業,多元並舉,構建發展新格局

爲提升學校與地方社會經濟需求的對接度,學校瞄準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設計、專業佈局。

注重專業教學與產業發展的銜接。學校對接無錫“465”現代產業體系,以四個省優質專業、品牌專業爲支撐,以會計金融、商貿服務、智能製造、信息技術四大類省現代化專業羣爲引領,構建基於頂層設計、內涵建設、機制創新、成效評價“四位一體”的專業建設體系;在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四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牽頭成立市財經職教集團,加入5個產業聯盟,實現了全員參與的育人格局。

注重專業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學校通過智慧校園建設,將信息化有效融入教學、管理、服務,發揮數據共享、智慧服務效能,建成市級智慧校園,積極爭創全國信息化標杆校。同時,學校爲加強育人實踐和教育改革,以信息化建設引領教法革新,以分類培養推動教師隊伍不斷向前發展,以構建和開發新課程體系推動課堂革命,實現“三教”聯動,內涵建設迸發生機。

貫通培養,提升品質,打通匠心育人新路徑

學校打通技能人才培養“直通車”,推進技能人才的長學制、多渠道培養,搭建學生成才立交橋。

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學徒制試點企業難尋、課程難銜、師傅難聘、管理難融等難題,學校大膽進行改革實踐,引企入校建立安博克斯—立信業財中心,廣泛開展訂單培養和中國特色學徒制試點,探索出“一核二元三階四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教育與企業經營、學校課程教學與企業崗位培訓深度融合的“校企一體,雙元合一”;着力“技創”融合,構築了立信特色的三創進階、四維空間、六步機制——“技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模式,生動踐行“崗課賽證創”融通。

拓展人才培養方式。學校搭建“校—企—院”多元化產業學院4個,統籌兼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升學教育和生產性實踐功能,同時以類型培育爲特色,推動技能人才長學制貫通培育,開展“3+3”中高職銜接項目、“5+2”高職本科試點項目、“5+2”中韓留學項目,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開放辦學,合作交流,探索職教“走出去”新模式

隨着時代的進步,中職教育不再是面向一技之長的就業教育,其價值追求要從過去的滿足“就業所需”轉向“發展所需”,要讓學生形成多樣化的成長視野,形成多元發展的價值觀。爲此,學校開放辦學,着力探索職教“走出去”新模式。

利用各類平臺強化對外交流。學校創建“絲路心相通”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文交流基地,加入“世界技能發展聯盟”;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智能製造領域中外人文交流系列活動基地洽談會上引進HWK項目,構建本土化雙元制課程體系;在中德高技能人才培育中心成立儀式、HWK中德雙元制聯盟2023年會上作經驗交流;在2024無錫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暨產教融合博覽會上作題爲《與國際接軌 與行業同行——培養走向世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交流發言。

藉助各類競賽開拓國際視野。學校主編的金磚國家團體標準工業設計技術課程標準,在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講堂——國際技術和技能團體標準制定研討會暨成果發佈會”上被授予國際課程標準證書;在2023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國際總決賽中獲得國際排名優勝獎;成功承辦2024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賽項國際總決賽,並榮獲一等獎兩項,學生許可濤獲得國際金牌。

聚力科創,惠及民生,作出服務社會新貢獻

《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建成技能型社會的遠景目標。作爲與經濟發展和就業聯繫緊密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學校發揮專業優勢,承辦各類比賽和活動,開展職業培訓與技能鑑定,創建市職業體驗中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做好服務企業工作。學校與頭部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勇於承接橫向課題、促進技術升檔、解決企業難題,實現“產業出題、專業答題”和“產業升級、專業升格”良性互動。近年來,學校共立項各級各類課題52項,參與企業技術與諮詢服務12項,申請專利42項。

做好服務基礎工作。學校落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要求,分別與雲南大理、陝西延安、新疆伊犁、甘肅蘭州等地共同做好教育協作對接,深化智力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學校將在細處求精益,到寬處謀佈局,去高處爭獨創,積極發揮基礎性作用,服務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形成一條類型人才培養的特色道路,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貢獻智慧力量。

(馬建春)

《中國教育報》2025年02月11日 第03版

作者:馬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