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中芸漁港3.6億泊區 議員質疑經不起風浪 海洋局指爭取經費加高防波堤
高市海洋局爲加強中芸漁港新泊區安全,將加高西防波堤胸牆,並縮小漁筏泊區港嘴航道寬度。圖/海洋局提供
高雄中芸漁港因泊區擁擠,耗費3.6億元興建新漁筏泊區,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來襲,造成8艘漁船筏翻覆。民代說,花大錢卻設計出不符合漁民需求的泊區,須儘速改善。海洋局說,爲加強漁港泊區的防護力,已向漁業署爭取340萬元經費,覈定後會立刻執行。
高雄林園區近海漁業發達,在中芸漁港及汕尾漁港設籍的漁船筏共約338艘,漁業產值達8.2億元,是南臺灣漁業重鎮。近年汕尾漁港航道及港口因受高屏溪輸砂影響,港口及航道經常發生淤積,每年疏濬仍難維持航道水深,汕尾漁港大部分漁船筏移泊到中芸漁港,導致中芸漁港的泊區水域及碼頭擁擠。
爲解決中芸漁港內船筏擁擠,高市海洋局與漁業署各負擔一半經費,以3.6億元建設新漁筏泊區,可提供90艘漁船筏靠泊,去年9月19日啓用後不久,10月碰到山陀兒颱風,導致漁港的新泊區有多艘漁船翻覆,漁民損失慘重。
當地漁民質疑,堤防的高度、長度都不足,遇到颱風天或西南風強勁時,不僅風浪會打進來,港內也會出現強勁又混亂的海流,導致漁船難以固定在岸邊,互相碰撞受損。
市議員王耀裕說,因山陀兒颱風受損的漁船,就是因爲停在新泊區,風浪打進來才翻過去,海洋局應改善中芸漁港新泊區的碼頭設施,以免又因風浪大造成翻船。
市議員邱於軒說,中芸漁港現有泊區本來就有空間不夠跟擁擠的問題,「泊區擴建是必要的」,但在建設時,有漁民提出泊區開口的大小和方向似乎有調整的空間,海洋局應儘快請專家學者討論,纔不會花大錢卻設計出不符合漁民需求的泊區。
海洋局說,山陀兒最大陣風達17級,風力已超過中芸漁港新泊區13級設計標準,才造成8艘漁船筏翻覆、碰損。經與地方溝通研議後,將加高中芸漁港的西防波堤胸牆,並把港嘴開口由75公尺縮小至50公尺,海洋局已在去年12月4日向漁業署提報需求計劃書,爭取評估經費340萬元,覈定經費補助後會立即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