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育兒大補丸!「生一胎領3萬」門檻降低 產檢到托育都補助
▲催生大補丸!高雄市政府推出產檢到托育一系列補助。(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爲鼓勵民衆生育並減輕育兒負擔,高雄市政府推出生育津貼,生父或生母設籍高雄滿1年,生一胎就能領3萬元,不過考量懷孕週期,社會局宣佈,7月1日起縮短設籍時間爲10個月,且爲避免孩子早產、設籍時間不足無法領取,也可認定原預產期發放補助金。《ETtoday新聞雲》整理高雄從產檢到托育的相關補助,新手爸媽快存下。
▲「好孕行得通」提供符合資格的孕婦價值5040元產檢交通券。(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高雄市政府採取多元化育兒支持策略,從準媽咪到誕下新生兒都有相關補助可申領。設籍高雄市的孕婦前往醫療院所產檢、產後回診、寶寶接種疫苗,可使用「好孕行得通」乘車補助。市府提供28趟次的180元乘車券,總計5040元,今年5月起全面轉型爲電子幣,孕媽咪取得健康手冊後,可於院所現場、社會局網站申請。
▲7月1日起,高雄生育津貼從優認定。(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生育津貼部分,舊制是父或母須設籍高雄1年。社會局表示,爲避免胎兒早產,導致設籍時間不足無法領取,修法增訂新生兒爲早產兒家庭,可依預產期推算設籍時間領取生育津貼,新制將於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父母可選擇領取3萬元生育津貼,或選擇坐月子到宅服務。(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除了「生育津貼」每胎3萬外,社會局也推出「坐月子到宅服務」,第一胎提供120小時、第二胎提供160小時、第三胎以上提供240小時,換算服務價值3萬至6萬元。新手父母可以在生育津貼、坐月子到宅服務中2選1請領服務津貼,但爲照顧經濟弱勢族羣,中、低收入戶可同時申領2項補助。
▲中央推出每月育兒津貼以及托育補助二選一,高雄市政府再加碼。(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另外,中央「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家長可選擇「自行照顧」或是「托育補助」二擇一。自行照顧未滿2歲兒童可每月申領育兒津貼;若選擇托育補助,則是3歲以下幼童適用,除了有中央補助外,高雄市政府再加碼。
以第一胎爲例,自行照顧每月可補助5000元。若送託公立托育中心則有每月7000元的中央公共化托育補助。送託準公共居託人員(保母)或託嬰中心的家庭,中央每月補助1萬3000元,新手爸媽可自行在家線上申請津貼補助。
在托育方面,自2023年起高雄推出加碼補助,送託準公共保母加碼日間托育1600元,中央、高雄補助合計可領1萬4600元;若送託準公共託嬰中心,高雄加碼補助2500元,中央、地方補助合計1萬5500元,大大減輕育兒負擔。
社會局表示,市府擴建公共托育設施,公共託嬰機構預計在2026年達到85處,多處社會住宅同步規劃托育機構設置,持續提升高雄市公共托育服務量能。盼在津貼補助與完善托育服務雙管齊下,家長依據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育兒支持方案。